ChatGPT能否真正理解阿曼达的情感?
ChatGPT能否真正理解阿曼达的情感?
当ChatGPT用温暖的语气安慰一个心情低落的用户时,它真的能理解对方的情感吗?这个问题不仅关乎技术,更触及了人机互动的本质。
AI同理心的模拟机制
AI聊天机器人,如ChatGPT,通过模仿人类语言与我们交流,鼓励这种拟人化。它们不仅使用熟悉的词汇和短语,还采用人类的交流模式,能够进行有上下文且连贯的对话,甚至展现出幽默和同理心等情感。
这些系统使用的语言旨在使与它们的互动感觉自然、流畅且易于访问。这使得它们可以在各种情境中使用,从客户服务到教育和娱乐。
人类情感理解的复杂性
人类情感理解涉及多个维度,包括心理理解能力、情绪认知、文化差异等。情绪理解需要通过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线索进行综合判断。人类情感具有高度复杂性和微妙性,AI难以完全模拟和理解。
苏彦捷教授在《心理理解的发展:研究与应用》中指出,“心理理解能力”是一种有助于我们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心理理解能力”的人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意图、态度或情绪。在生活中,我们通过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语言表达等线索理解他人心理状态。
AI在心理健康支持领域的应用现状
AI技术在心理健康支持领域具有巨大潜力,可以提供实时对话支持、情绪管理和风险预测等服务。香港中文大学开发的“Pai.ACT”应用程序结合AI和接纳承诺疗法,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家长提供情绪支持。
香港中文大学那打素护理学院最近开发的「Pai.ACT」应用程序,结合了AI和「接納與承諾療法」,旨在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兒童的家長或照顧者提供基於正念和靜觀的情緒支持。作為一款由AI驅動的在線心理健康支持應用程序,「Pai.ACT」能夠通過模擬人類對話的聊天機械人模式提供專業心理評估,並根據用戶具體需求給予定製化和精準的心理健康支持服務。
人机互动中的伦理困境
北京大学王韬教授团队研究情感计算,致力于让机器人具备情感识别与反应能力。机器人的情感计算涉及情感表达、情感识别和情商三个维度。设计者的伦理道德对情感机器人至关重要,需要在技术发展与伦理边界之间取得平衡。
王韬教授认为,机器人的伦理不是机器人本身的伦理,而是设计者、数据工程师、设计架构人员等人的伦理。这跟我们教育孩子是一样的,家长的思想、伦理影响孩子的成长。对机器人来讲,即使到了通用人工智能阶段,设计者的伦理也很重要,对于情感机器人尤其重要,这体现了设计者的水平,也体现了设计者的伦理道德。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不禁要问:AI能否真正理解人类情感?答案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AI能否在尊重人类情感的基础上,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真正的帮助。正如一位AI研究员所说:“AI不需要成为人类,它只需要成为更好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