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许酸辣粉:从地方小吃到经济引擎
通许酸辣粉:从地方小吃到经济引擎
2024年,河南省通许县酸辣粉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0亿元,日产酸辣粉240万桶,占全国中高端速食酸辣粉产量的60%。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农业县,如今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酸辣粉生产加工基地,成功将一碗小小的酸辣粉打造成了富民强县的大产业。
从“红薯之乡”到“酸辣粉之都”
通许县地处豫东平原,是传统的红薯种植大县。近年来,该县立足资源优势,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大力发展酸辣粉产业,实现了从“卖原料”到“卖产品”的华丽转变。
在通许县酸辣粉产业园,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洁白的淀粉浆经过涂布蒸煮生产线,4小时后变成一张张“粉布”,再被切成标准的粉丝。这些粉丝经过配料、包装,最终成为一桶桶酸辣粉,销往全国各地。
完整产业链:从田间到餐桌的“通许模式”
通许县的酸辣粉产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关键在于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从红薯育种、种植到淀粉加工,再到酸辣粉生产,每一个环节都实现了标准化和规模化。
在朱砂镇红薯产业园,500余座标准化育苗大棚连成一片,年产试管苗4万瓶,大田扩繁苗2亿株。这些优质种苗不仅满足了本地需求,还辐射周边县区,带动了红薯种植业的发展。
在加工环节,通许县引进了多家龙头企业,如丽星食品、嗨吃家等,这些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确保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目前,全县共有酸辣粉产业规上企业23家,76条生产线,带动就业6.1万人次。
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科技创新是通许酸辣粉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
在丽星食品的生产车间,22条生产线全部采用自主研发的涂布蒸煮工艺,设备工艺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每条生产线日产酸辣粉12万桶,产品涵盖60多个品种,同时为多个知名品牌代工。
智能化生产是通许酸辣粉产业的另一大亮点。在豫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智能车间,系统自动在线监测,机器有条不紊地作业。外包装区的机器人可以精准抓取产品,一条生产线的产能效率比传统方式提高了2倍。
政策支持:产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通许酸辣粉产业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河南省、开封市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性文件,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通许县制定了《酸辣粉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5年)》,确立了“12450”的发展路径,并成立了酸辣粉产业协会。
2023年2月,通许县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共建“中国酸辣粉之都”工作正式启动。同年,该县还成立了酸辣粉产业专班,专门负责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工作。
品牌建设: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品牌建设是通许酸辣粉产业发展的另一大亮点。该县成功打造了“中国酸辣粉之都”区域品牌,并建立了河南省酸辣粉产业联盟。主要品牌如丽星、嗨吃家、食族人等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024年10月,河南省酸辣粉产业发展大会暨第三届酸辣粉行业大会在开封举行。会上发布了《2024年中国酸辣粉行业发展报告》,并对在酸辣粉产业发展中创新、先行的标杆企业进行了表彰。
借鉴意义:为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
通许酸辣粉产业的发展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其成功经验包括: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引进龙头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制定产业规划和政策支持等。
河南省已出台《河南省酸辣粉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酸辣粉产值达到300亿元,打造全国酸辣粉知名生产基地。通许县则计划在5年内实现年产值50亿元,10年内成长为百亿级产业集群。
从“红薯之乡”到“酸辣粉之都”,通许县用一碗酸辣粉串起了群众致富产业链,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