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价格合同下的工程结算纠纷:案例分析与法律解析
固定价格合同下的工程结算纠纷:案例分析与法律解析
在建设工程领域,固定价格合同因其明确的总价特点受到广泛采用。然而,这种合同模式在执行过程中常常遇到各种法律问题,尤其是在工程结算阶段。本文将深入探讨固定价格合同下的工程结算纠纷,包括计价依据不明、工期延误对工程价款调整、承包人预期利润等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策略。通过案例分析和专家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领域的复杂情况。
固定价格合同的特点与常见纠纷
固定价格合同,也称为固定总价合同,是指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工程价款总额固定不变,不因工程量的变化而调整。这种合同模式的优点是价格确定、风险可控,但同时也带来了结算时的诸多争议。
常见的纠纷类型包括:
- 工程变更导致的价款调整争议
- 工程未完工时的价款结算争议
- 合同解除时的价款结算争议
- 借用资质、转包等情形下的工程款支付争议
各地法院的处理原则
针对固定价格合同下的结算纠纷,各地高级人民法院纷纷出台指导意见,为司法实践提供参考。
工程变更情况下的处理
- 河北省高院:因发包人原因导致工程变更的,承包人能够证明工程变更增加的工程量不属于合同约定固定价范围之内的,可以参照合同约定标准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计价方法进行结算。
- 陕西省高院:合同约定固定价款的,因发包人原因导致工程变更,可以参照合同约定标准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计价方法对增减部分予以单独结算。
- 山东省高院:合同没有约定的,可以参照合同约定标准对工程量增减部分予以单独结算,无法参照约定标准结算的,可以参照施工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计价方法或者计价标准结算。
工程未完工情况下的处理
- 江苏省高院:采用“按比例折算”的方式,即由鉴定机构在同一取费标准下计算出已完工程部分的价款占整个合同约定工程的总价款的比例,确定发包人应付的工程款。
- 山东省高院:如果能够确定已完工工程占合同约定施工范围的比例,应以合同约定的固定价为基础按比例折算;无法确定已完工比例的,双方对工程造价有争议的,可将争议部分工程造价委托鉴定。
- 北京市高院:按照实际施工部分的工程量占全部的工程量的比例,再按照合同约定的固定价格计算出已完部分工程价款。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固定总价合同下未施工项目工程款计算
基本案情:河南某学院与河南某建筑公司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河南某建筑公司承包案涉工程,合同价款为9245000元,采用固定价格方式。施工过程中,河南某学院对部分工程施工进行了变更和追加,现该工程已实际投入使用。河南某建筑公司主张按照定额计算工程款,河南某学院主张应按照实际施工量计算工程款,双方为此产生争议。
法院判决:对合同内施工部分,工程款的计算方法应以实际施工量占合同总工程量的比例乘以合同约定的固定价计算为宜;对变更部分,应当按照双方约定的标准进行计算。
案例二:借用资质下实际施工人的诉讼主体资格认定
基本案情:刘某以某建筑公司的名义与河南某公司签订承包合同,承建案涉办公楼。刘某进场施工部分工程后停工。刘某、河南某公司、慕某、王某经协商签订协议,约定工程款为34.5万元。到期后王某向刘某支付17万元,刘某同意不再追究其保证责任。刘某起诉要求河南某公司、慕某就下余17.5万元工程款承担支付责任。河南某公司诉讼中称,刘某并非与其签订承包合同的相对人,无权主张工程款。
法院判决:案涉承包合同虽然是某建筑公司与河南某公司签订,但从合同的签订情况看,刘某不仅参与了合同签订前期的磋商,且以项目经理身份在合同上签字,后河南某公司也就工程款支付与刘某签订协议,说明河南某公司应当知道且认可刘某系借用某建筑公司名义施工,是工程的实际施工人,应认定双方形成事实上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关系,刘某有权向河南某公司主张工程款。
法律依据与建议
法律依据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二十二条:当事人约定按照固定价结算工程价款,一方当事人请求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鉴定的,不予支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六条: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第十一条: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型企业不得强制要求以审计机关的审计结果作为结算依据,但合同另有约定或者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预防与解决建议
- 明确合同条款:在签订固定价格合同时,应明确约定工程范围、变更处理方式、未完工情况下的结算方法等关键条款。
- 规范工程变更管理:对于工程变更,应及时办理签证手续,明确变更内容和价款调整方式。
- 重视过程资料:保存好施工过程中的各类文件、会议纪要、往来函件等,这些都可能成为纠纷解决时的重要证据。
- 及时沟通协商:出现争议时,应及时与对方沟通,必要时可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避免矛盾升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固定价格合同下的工程结算纠纷虽然复杂,但通过合理的合同约定、规范的施工管理以及及时的争议解决机制,可以有效预防和化解这类纠纷。在实际操作中,各方应严格遵守合同约定,同时也要灵活应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变化,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和结算的公平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