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藤峡工程助力武宣县:千年古城展新颜
大藤峡工程助力武宣县:千年古城展新颜
在广西中部,一座被誉为“珠江流域防洪关键”的超级工程正在悄然改变着一座千年古城的命运。这座工程就是大藤峡水利枢纽,而这座古城就是广西来宾市武宣县。
作为珠江流域关键控制性骨干工程,大藤峡水利枢纽不仅承担着防洪、航运、发电的重要任务,更成为了推动武宣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自工程开工建设以来,武宣县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县到现代化县城的华丽转身。
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大藤峡工程的建设,首先为武宣县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工程建设期间,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涌入武宣,直接带动了当地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工程累计为武宣县带来超过百亿元的投资,创造了数万个就业机会。
更为重要的是,大藤峡工程的建设为武宣县的产业升级提供了契机。以工程为核心,武宣县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型。桐岭镇四安村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这个曾经饱受洪涝之苦的“水沟村”,借助大藤峡工程的建设机遇,发展起了哈密瓜种植产业。如今的四安村,不仅建成了现代化的农业示范基地,还实现了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真正将“水患”变成了“水利”。
城乡面貌的焕然一新
大藤峡工程的建设,不仅改善了武宣县的经济状况,更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工程的防洪功能,有效解决了困扰武宣县多年的洪涝问题。据统计,自工程投入运行以来,武宣县的洪涝灾害发生率下降了80%,县城防洪标准从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
与此同时,大藤峡工程还带动了武宣县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县城的交通路网得到了完善,新建和改造了一批道路桥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县城面貌焕然一新。
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大藤峡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工程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如建设鱼类增殖放流站、实施生态调度等,有效保护了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如今的武宣县,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环境的改善,也为武宣县发展生态旅游创造了条件。近年来,武宣县依托大藤峡工程,大力发展旅游业。八仙天池、百崖大峡谷等景区游客数量持续增长,2023年全县接待游客达594.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6.8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居民生活的显著提升
大藤峡工程带来的变化,最直观地体现在当地居民的生活中。工程不仅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更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平台。据统计,工程直接或间接带动了数万当地居民就业,人均收入显著提升。
更为重要的是,大藤峡工程的建设,激发了武宣县人民的奋斗精神。在工程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武宣人开始投身家乡建设,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着更加美好的生活。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这座珠江流域的防洪“王牌”,正在以其强大的功能和深远的影响,推动着武宣县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这座千年古城,正在工程的助力下,焕发着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