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人形机器人将成航天新宠,2026年产业规模将破200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形机器人将成航天新宠,2026年产业规模将破200亿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90623800_489960
2.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37c9f6d1fe42fe19759a7f921ff37239
3.
https://www.qbitai.com/2025/01/247323.html
4.
https://leaderobot.com/news/4390
5.
http://www.news.cn/tech/20241222/1dd45abd82d74019bac07759e065ff4a/c.html
6.
https://china-hanghua.com/news/news_info/1000001603.html
7.
http://www.news.cn/tech/20250106/5e1f42e81fa24d17be1481d5422395d6/c.html
8.
https://bau.com.hk/web/article/1325840201387139072/web/content_1325840201387139072.html
9.
https://cn.wicinternet.org/2025-01/06/content_37781579.htm

中国信通院最新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指出,人形机器人将在航空航天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技术不断突破,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航天新宠,在未来的太空探索中扮演重要角色。

01

应用场景:从空间站维护到深空探测

人形机器人在航天领域的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空间站维护、太空行走、科学探测等多个方面。

在空间站内部,人形机器人能够承担环境监测、设备维护和实验操作等重复性或危险性工作,有效减轻宇航员的工作负担。例如,美国NASA早在2011年就向国际空间站发射了Robonaut 2人形机器人,该机器人能够执行操作开关、清洁扶手等基本任务。

在空间站外部,人形机器人能够进行太空行走,执行航天器表面修复工作,安装或维护外部设备,甚至参与太空垃圾清理任务。2019年,俄罗斯航天部门将人形机器人Fedor-850派往国际空间站,通过高级传感器和执行器收集数据,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关键支持。

在深空探测方面,人形机器人能够在恶劣环境中自主操作,执行地表探测和样本采集任务。嫦娥六号任务中,我国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带回了1935.3克珍贵样品,为后续的月球研究提供了宝贵数据。

02

核心优势:自主性、适应性与经济性

相较于宇航员,人形机器人在航天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首先,人形机器人具有高度自主性和可靠性,能够独立执行既定任务。其次,它们不受生理限制,能够适应极端环境,如高温、低温、高辐射等,执行高风险任务。此外,使用人形机器人可以免除维持宇航员生存所需的生命维持系统,降低任务成本。

03

技术突破与未来展望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国内企业优必选推出的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具备41个自由关节度,已在蔚来汽车工厂开展实训,执行车门锁质量检查、安全带检测等任务。北京理工华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能够实现0.5米跳高、1米跳远和7.5公里/小时的奔跑速度。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将初步建立。据预测,2026年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200亿元。

然而,人形机器人在航天领域的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军用型人形机器人需要满足更高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这限制了其研发和应用的公开程度。此外,如何在极端环境下保持稳定运行,如何实现更复杂的任务执行能力,都是未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总体来看,人形机器人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形机器人有望在未来的太空探索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的航天事业开辟新的篇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