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兵马俑:还原两千多年前的中国色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兵马俑:还原两千多年前的中国色彩!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743208

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些沉睡了两千多年的陶俑原本是色彩斑斓的。从1974年首次发掘至今,经过几代文物工作者的努力,我们终于得以一窥秦俑真实的色彩面貌。

1974年3月29日,临潼县西杨村,当地农民打井时发现了一些陶俑碎片。7月15日,陕西省组织考古队进驻西杨村进行考古发掘,随后,沉睡2000多年的秦始皇帝陵“地下军团”重见天日,震惊世界。约8000尊陶俑陶马,4万余件各式兵器,分布在3个不同形制的坑中,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

遗憾的是,经过两千多年的埋藏、焚烧、塌陷与洪水浸泡,陶俑彩绘仅存残迹。即便有彩绘残迹,因为出土后环境发生变化,加之生物病害侵蚀,彩绘也会短时间脱落,使得人们难以见到秦俑原本的模样。

环境变化、微生物、可溶盐,是使兵马俑褪色的三大“敌人”。借助显微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微生物病害的样子。

为了保存与呈现色彩缤纷的兵马俑“地下世界”,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中外科学家就开展了长达多年的研究与合作,在彩绘分析与保护技术上取得不小的进步。

在文物发掘现场,只要彩绘秦俑残件出土,文物工作者就会马上采取喷涂、包敷、注射等处理手段,这是为什么呢?

保湿剂,化学名聚乙二醇,类似于化妆品里面的保湿水,主要起保湿作用;加固剂,化学名聚氨酯乳液,类似于胶粘剂,起稳定加固作用。

为准确还原秦俑彩绘出土时的色彩,文物工作者还借助了色度在线监测系统。

如今,游客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彩色兵马俑,背后,科技力量起了很大的作用。

如今,在先进仪器设备的帮助下,留住兵马俑彩绘的“钥匙”已被找到,一大批濒临消失的彩绘文物被保留下来,千人千面的秦兵马俑军阵有望不再褪色。

抬起针管,小心翼翼地对准部位挤压,瞬间,兵马俑原本灰暗的眼睛变得乌黑发亮。这是文物工作者兰德省在给兵马俑打“美容针”。

兰德省,秦俑一号坑第三次考古发掘修复负责人。在长期的修复实践中,他和团队逐渐摸索出了残留彩绘提取与回贴技术,大大提升了秦俑彩绘保护与修复的力度。

这件将军俑身上的彩绘,则是兰德省团队采用原位回贴技术耗时两年多修复的。其中,仅修复腰带上的彩绘,就花费了半年多时间。

考古工作者研究发现,兵马俑身上一般有粉绿、朱红、枣红、粉红、天蓝、白色、赭石等十几种颜色。这些颜色的发现,并非专家们的揣测臆想。

诸多颜色中,只有中国紫是人工制造合成的。在这件铠甲御手俑身上,就发现了非天然的、人工合成的“中国紫”。“中国紫”的出现,将中国人工合成颜料的历史推前了许多年。至于秦人如何掌握这种矿物质合成技术?又为什么要制造出“中国紫”?仍是未解之谜。

目前,我们对秦始皇陵的发掘只占总体的1%左右,因为科技手段的局限性,加上不可预知的因素,要想让兵马俑的彩色世界全部呈现在世人面前,也许还要很长时间……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