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徐岙底:八百年古村落的新生
泰顺徐岙底:八百年古村落的新生
在浙南山区的深处,藏着一个有着800年历史的古村落——泰顺徐岙底。这里不仅保留着精美的古建筑,更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温州古村落文化的一颗明珠。
徐岙底古村落位于温州市泰顺县筱村镇,始建于南宋时期,是一个典型的浙南山区古村落。这里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保存着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近年来,通过“共益社区”模式的探索,徐岙底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徐岙底的建筑布局充分体现了浙南山区古民居的特点。村落以三合院式建筑为主,由正屋和两侧厢房围合成一个宽敞的院落。正屋一般为三间或五间,两端伸出厢房,形成凹字形布局。院落既是晒场、杂物堆场,也是村民日常活动的公共空间。大户人家还会在前面建围墙并设门台、门楼,既安全又气派。
值得一提的是,徐岙底的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房屋多采用木结构,墙体用卵石砌成,既美观又实用。屋前屋后绿树成荫,溪水潺潺,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这种设计不仅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理念,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感受传统的生活空间。
2018年,一个名为“墟里”的文旅项目落户徐岙底,开启了古村落的新生。项目以“共益社区”为理念,通过古村空间改造、社区人口结构重组和社区集体经济体搭建,吸引城市中产家庭前来体验。每年有超过1万个一线城市家庭来到徐岙底,与当地村民共同生活,感受传统乡村的魅力。
“墟里”项目不仅改善了古村落的基础设施,还引入了现代生活方式。古朴的民居被改造成舒适的民宿,传统手工艺得到传承和创新,当地特产如“三杯香”茶叶也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这种新老融合的方式,既保留了古村落的历史风貌,又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
徐岙底的成功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它告诉我们,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并非对立,而是可以和谐共生。通过创新思维和科学规划,古村落不仅能焕发新生,更能在新时代展现出独特的文化价值。
如今的徐岙底,不再是封闭的古村落,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共益社区”。这里既有传统的建筑和文化,又有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它不仅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更成为当地村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徐岙底的故事,正是中国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