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后如何正确急救?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专家详解烫伤处理要点
烫伤后如何正确急救?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专家详解烫伤处理要点
烫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尤其是在厨房、浴室等场所。据统计,每年约有10%的人遭受不同程度的烫伤,其中儿童和老年人是高发人群。烫伤不仅带来剧烈的疼痛,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感染、休克甚至死亡。因此,掌握正确的烫伤急救知识至关重要。
烫伤的分级与症状识别
烫伤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三度:
一度烫伤:仅伤及表皮,表现为皮肤红肿、疼痛,无水泡,通常3-7天可自愈,不留疤痕。
二度烫伤:伤及真皮层,分为浅二度和深二度。浅二度烫伤有明显红肿和水泡,疼痛剧烈;深二度烫伤水泡较小,皮肤呈红白相间,疼痛感较迟钝。二度烫伤愈合时间较长,可能留下疤痕。
三度烫伤:全层皮肤甚至皮下组织、肌肉受损,创面呈蜡白色或焦黑色,无痛感。三度烫伤需要专业医疗处理,可能需要植皮手术。
烫伤急救五步法
烫伤发生后,应立即采取以下步骤进行急救:
冲: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部位15-30分钟,以快速降低皮肤温度。注意水温不宜过低,避免冻伤。
脱:在充分湿润后小心脱去衣物。如果衣物与皮肤粘连,不要强行撕扯,可用剪刀剪开衣物,保留粘连部分。
泡:如果疼痛明显,可将受伤部位浸泡在冷水中15-30分钟。但烫伤面积较大时,避免过度浸泡导致体温过低。
盖:用干净的纱布或棉布轻轻覆盖伤口,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不要随意涂抹外用药物或民间偏方。
送:除极小且极浅的烫伤外,都应及时就医。特别是二度以上烫伤,应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常见烫伤处理误区
在处理烫伤时,以下几种做法是错误的:
涂抹牙膏、酱油等物质:这些物质不仅没有治疗作用,反而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影响医生对伤情的判断。
直接冰敷:冰敷可能导致冻伤,加重皮肤损伤。应使用流动的冷水冲洗。
强行脱去衣物:如果衣物与皮肤粘连,强行脱去会损伤皮肤,造成二次伤害。
忽视专业治疗:即使是轻微的烫伤也可能引发感染,应及时就医。
过早使用抗瘢痕药物:应在伤口完全愈合后使用,过早使用可能影响伤口愈合。
特殊人群烫伤处理注意事项
儿童、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由于皮肤感觉功能减退或障碍,更容易发生烫伤。对于这些人群,烫伤处理时需特别注意:
低温烫伤:长时间接触44-51℃的低热物体也可能造成烫伤。使用热水袋、暖宝宝等取暖用品时要格外小心。
避免使用民间偏方:不要随意涂抹牙膏、酱油等物质,以免引起感染。
及时就医:特殊人群烫伤后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处理导致病情延误。
烫伤的正确处理不仅能减轻疼痛,还能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可以在关键时刻为自己和他人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记住,面对烫伤,冷静处理、科学施救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