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与实践
凤凰古城: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与实践
2024年,凤凰古城正式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座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古城,以其独特的建筑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然而,在旅游开发热潮中,如何保护好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成为凤凰古城面临的重要课题。
政策引领:构建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为系统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凤凰县先后制订了《湖南省凤凰古城堡文物保护规划》和《凤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0—2035年)》。这些规划全面梳理了历史文化资源,明确了保护目标和措施,为古城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凤凰县建立了多部门联合审批制度,加强对古城内房屋新建、装修维修等项目的审批和监督,有效保护了古城的历史风貌。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社会参与的模式,凤凰县探索出一条文物利用新路径,不仅增加了收入,也缓解了文物维修资金不足的难题。
创新驱动:探索文化遗产保护新模式
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凤凰县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从2012年开始,该县首创“文物+保险”模式,每年出资约40万元,为国有产权文物保护单位购买保险。保险公司为文物保护单位量身定制安全可靠的保护方案,织密了文物保护的“防护网”。
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凤凰县积极探索“文物+展览馆”、“文化+旅游”、“非遗+品牌”等新模式。通过这些创新举措,不仅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据统计,2023年,凤凰县通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带动群众增收显著,其中山江苗族博物馆与凤凰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案例获评“2022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
平衡发展: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凤凰县始终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一方面,通过数字化技术辅助古城保护与更新,提升管理效率;另一方面,通过非遗文化展演、节事旅游品牌等方式,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然而,古城旅游保护也面临一些挑战。有学者指出,部分古城存在边缘化现象,数字化基础设施滞后、服务质量待提升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凤凰县通过提炼城市文化特色、整合空间格局、政府与社区协同介入等策略,为古城旅游保护与更新拓展新思路。
经验启示:文化遗产保护的凤凰样本
凤凰古城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其他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了宝贵经验。首先,政府主导是关键,通过科学规划和制度建设,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保障;其次,创新机制是动力,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破解保护难题;最后,活态传承是方向,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凤凰古城,我们看到了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自我革新之路。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这座“中国最美丽的小城”正以更加包容自信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续写新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