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跨海大桥:一座桥改变一座城
舟山跨海大桥:一座桥改变一座城
2009年12月25日,随着最后一座大桥——金塘大桥的通车,舟山跨海大桥全线贯通。这座全长50公里、总投资逾百亿元的超级工程,不仅是中国桥梁建设史上的里程碑,更是舟山从海岛时代迈向大桥时代的转折点。
经济腾飞的“金桥”
大桥的建成,彻底改变了舟山的区位优势。曾经的“海上孤岛”一跃成为连接长三角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据统计,大桥通车后,舟山市GDP从2009年的490.25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700亿元,年均增长11.2%,增速连续多年位居浙江省前列。
这一变化背后,是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以金塘岛为例,大桥通车后,该岛依托便捷的交通优势,大力发展螺杆产业,目前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螺杆之乡”。同时,舟山还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能源保障基地、进口粮食中转中心和铁矿石中转基地,成为国内第一大油气贸易港。
居民生活的“幸福桥”
大桥不仅改变了城市的面貌,更深刻影响着普通人的生活。岱山县岱西镇双合村村民王代明的感受最为直观:“以前我们出去办事都要卡着点等船班,游客也不愿意舟车劳顿来我们这儿,自从2021年舟岱大桥通车,我们出岛、游客上岛都是开着小车‘一脚油门’的事啦!”
如今的双合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热点,王代明也从一名普通渔民转型为民宿老板。“五一、十一,我们这里的房间要提前好久预订呢!”他一脸欣喜地说。据统计,大桥通车后,舟山市年接待游客数量增长近三倍,旅游收入增长近四倍。
技术创新的“示范桥”
舟山跨海大桥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更是中国桥梁建设技术的展示窗口。其中,西堠门大桥以1650米的主跨成为世界最大钢箱梁悬索桥,抗风能力达88米/秒以上,可抵御17级超强台风。金塘大桥全长21.02公里,主通航孔桥为主跨620米的双塔斜拉桥,是当时世界上复杂外海环境中建造的最大跨度斜拉桥。
这些技术成就的背后,是数万名建设者的智慧与汗水。正如舟山跨海大桥通车15周年管养经验交流会上,多位参与大桥建设的老同志所回忆的那样,从决策设计到施工建设,每一步都凝聚着建设者们的心血与智慧。
未来发展的“希望桥”
当前,舟山正按照交通强省的部署,坚持大干交通、干大交通,全速推进以甬舟铁路、甬舟高速复线、六横公路大桥“两高一铁”为代表的现代交通体系建设。未来,舟山将继续发挥海岛、海域、海港优势,完善现代海洋经济体系,打造善治海上花园城市。
从“海上孤岛”到“大桥时代”,舟山跨海大桥不仅是一座交通设施,更是一座见证舟山发展历程的丰碑。它承载着舟山人民的梦想,也寄托着国家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期待。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这座大桥必将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