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穿什么?26度穿搭法—季节交替穿搭指南:认识春夏交替、温差大的穿搭方式
今天穿什么?26度穿搭法—季节交替穿搭指南:认识春夏交替、温差大的穿搭方式
在季节交替之际,气温变化莫测,如何穿搭成为许多人头疼的问题。近日,网络上流传的"26度穿搭法"为这一困扰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解决方案。
26度穿搭法:公式破解今天该怎样穿搭
网络流传的26度穿搭法,其公式是:"26°C - 当地天气温度 = 穿搭的衣服温度"。
例如:台北温度12°C,算法就是:"26°C - 12°C = 14°C"。
也就是说,你需要在下列的服饰对应度数中,选择加起来刚好有到14°C的穿搭即可!
11种不同服饰的对应度数
- 薄长袖/长裤/裙装 = 1°C
- 衬衫/高领衣物 = 2°C
- 针织衫/绒毛背心 = 3°C
- 薄毛衣/薄帽T = 3°C
- 西装外套 = 4°C
- 毛帽/围巾/厚毛衣 = 4°C
- 风衣 = 5°C
- 高领厚毛衣/厚帽T = 5°C
- 发热衣/轻薄羽绒服 = 6°C
- 毛尼大衣 = 7°C
- 羽绒服 = 9°C
以台北温度12°C为例,带入公式中:"26°C - 12°C = 14°C",所以你可以选择:
- 羽绒服(9°C)+ 高领厚毛衣/厚帽T(5°C)= 14°C
- 薄长袖(1°C)+ 发热衣(6°C)+ 毛呢大衣(7°C)= 14°C
上述组合都是可以自由搭配与选择的穿搭方式。
常见温差大的穿搭方式:洋葱式穿搭法、玉米式穿搭法、三明治式穿搭法
如果觉得26度穿搭法要计算温度,并搭配穿搭太麻烦,那不妨可以考虑以下3种穿搭方式,也能在换季时作为穿搭打扮的指南针!
洋葱式穿搭
"洋葱式穿搭"是一种分层穿搭的概念,类似于洋葱的外皮一层一层地叠加,以应对气温的变化。这种穿搭方式不只是把许多衣物添加在身上,而是在每一层衣物上的材质和性能上都更讲究,例如最内层的贴身衣物建议选择较为亲肤、舒适的材质,中层则具保暖效果,最外层即是可以御寒的功能外套。这样的多层次穿着也可以根据室内外环境温度的变化随时添加或减少衣物。
洋葱式穿搭方式的优势在于灵活性,在一天中不同的时段,可根据温度的变换进行调整,以保持体感舒适,这在春秋季节或气温波动较大的地区尤为适用。
玉米式穿搭
"玉米式穿搭"相比洋葱式穿搭更能够适应温差大的环境,例如日本、韩国等高纬度国家,因室内环境时常都会用暖气调节,所以最内层穿着通常会以保暖但简便为主,可选择轻薄贴身的发热衣,外层则添加具有御寒功能的羽绒衣、羊毛大衣等,掌握"内薄外厚"的原则,即是玉米式穿搭的精髓。
三明治穿搭
"三明治穿搭"就如同三明治一样,由多种层次的衣物叠加而成。这种穿搭方式强调以中层的"毛衣"作为夹心,内外层再以不同材质的服饰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丰富且具有层次感的造型。
三明治穿搭的基本内层可选择一件棉质上衣、发热衣;中层添加毛衣、针织衫提供保暖;外套层则可以加上具有防水、防风性能的外套,以求最佳的保暖效果,也是台湾机车族可以考虑的穿搭方式。
了解以上三种穿搭方式后,是不是对春夏交替穿搭更有头绪了呢?这些实用的穿搭技巧不仅能帮助你应对季节交替时的温度变化,还能让你在保持舒适的同时,穿出自己的风格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