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酒驾竟还超标?酒精代谢真相揭秘!
隔夜酒驾竟还超标?酒精代谢真相揭秘!
近日,某交警大队查处了一起因“隔夜酒驾”导致的酒后驾驶案件。司机刘某前一天晚上喝了半斤白酒,次日清晨仍被检测出体内血液酒精浓度达到39mg/100ml,属于酒后驾驶。根据相关规定,刘某面临罚款五千元、行政拘留十五天以及吊销驾驶证的处罚。
酒精代谢时间长,隔夜未必能醒酒
很多人以为睡一觉就能完全醒酒,其实不然。酒精在体内的代谢主要通过肝脏完成,肝脏中的酶会将酒精转化为乙醛,乙醛进一步被分解成乙酸,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呼吸、尿液和汗液排出体外。
酒精的代谢速度因人而异,但平均来说,人体每小时可以代谢大约一杯酒的酒精含量(相当于一杯啤酒、一杯葡萄酒或一小杯烈酒)。这个速度不受饮酒者的体型、性别或年龄的显著影响。然而,肝功能的健康状况、饮酒的频率和个体的基因差异可能会影响酒精的代谢速度。
酒驾标准严格,人醒不等于酒醒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关于酒后驾车的处罚规定是驾驶人身体内所含有的酒精含量,也就是酒精含量数值是否达到了20mg/100ml及以上。具体来说:
- 酒驾:20-80mg/100ml,罚款1300元,暂扣驾驶证6个月,记12分
- 醉驾:80mg/100ml以上,可能面临拘役、罚款、吊销驾驶证等处罚
真实案例警示:隔夜酒驾风险大
2025年1月16日上午,在广昆高速田阳收费站延长线上,执勤民警对一辆小货车进行例行检查,据驾驶人呼气式酒精检测结果显示其体内酒精值含量为79mg/100ml,属饮酒后驾驶机动车。据驾驶人劳某称,前一天晚上19点左右,在家里和几个朋友聚会,期间喝了自酿米酒。早上起来感觉没什么酒气了,就驾驶车辆出门办事,直到被查获才知道是酒驾。
2025年1月1日上午,百色市凌云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在下甲乡路段对一辆小车例行检查时,闻到驾驶人身上有酒味,民警对其进行呼气式酒精检测,检测结果显示体内酒精值含量为28mg/100ml,属饮酒后驾驶机动车。韦某称,前一天晚21时在亲戚家喝酒至23时许,期间喝了大概1.2斤“土茅台”。第二天9时认为自己应该酒醒了,便驾车带着家人到县城玩,没想到还是被查出了酒驾。
2024年12月4日,在平果收费站口,执勤警员对一辆小车例行检查时,闻到驾驶员身上有酒气,便立即对其进行呼气式酒精检测,结果为31mg/100ml,属于酒后驾驶机动车。据驾驶人谭某称,前一天晚上在老家和家人吃饭,期间喝了4杯自酿的白酒,早上醒来以为体内酒精已散,便驾车前往平果市,没想到还是酒驾了。
安全提醒:远离隔夜酒驾
“隔夜酒”只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宿醉后驾车是否属于涉酒驾驶,重点不在于当晚喝酒后休息了多久,而是以体内血液酒精浓度专业测试结果为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关于酒后驾车的处罚规定是驾驶人身体内所含有的酒精含量,也就是酒精含量数值是否达到了20mg/100ml及以上。
人醒不等于酒醒!酒精在人体内代谢需要时间,根据喝酒的种类和酒精含量的不同,代谢时间也不相同,每个人的体质也会影响酒精代谢速度,饮酒后至少要间隔24小时再驾车,以免“隔夜酒”“隔餐酒”导致酒驾甚至醉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