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本·拉登:从911到海神之矛行动
揭秘本·拉登:从911到海神之矛行动
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被恐怖分子驾驶的飞机撞击,造成近3000人死亡,震惊了全世界。这起被称为“911”的恐怖袭击事件,不仅改变了美国的反恐政策,也彻底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而这一切的幕后主使,正是基地组织领导人奥萨马·本·拉登。
本·拉登出生于沙特阿拉伯一个富有的建筑商家庭,1988年创立了基地组织。他在苏联入侵阿富汗期间,曾与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有过短暂的合作。911事件后,美国政府悬赏5000万美元捉拿本·拉登,并将其列为头号恐怖分子。
情报战:从信使到藏身之所
在长达十年的追捕过程中,美国情报部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拉登深谙美国的侦察技术,他从不使用互联网和电话,也不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行踪。但美国人清楚,本·拉登仍然有效地控制着基地组织,他必须通过信使传递信息。这个突破口,最终成为击毙本·拉登的关键。
CIA特工玛雅(电影《猎杀本·拉登》中的关键人物)在审讯一名叫阿玛的俘虏时,得到了一个重要线索——一个名叫阿布·艾哈迈德的信使,代号“科威特”。经过不懈努力,玛雅发现艾哈迈德的真实姓名是沙伊·伊贝沙,他经常出入巴基斯坦白沙瓦的一所独立房子。
这所房子引起了CIA的高度重视。它四周高墙环绕,窗户紧闭,院内有两道墙将院子隔开,如同一座要塞。经过长时间的监视,CIA特工确认院内有2名男人、3名女人和7名孩子,并推测可能还有一名男子——很可能就是本·拉登本人。
海神之矛行动:最后的突袭
2011年5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批准了代号为“海神之矛”的突袭行动。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第六分队(SEAL Team 6)奉命执行这次任务。
当地时间凌晨1点,两架经过改装的MH-60黑鹰直升机载着23名海豹突击队员,从贾拉拉巴德空军基地起飞,向目标地点进发。为避免被雷达发现,直升机采取超低空飞行,高度仅在树梢之上。
凌晨1点25分,直升机抵达目标上空。由于院墙过高,突击队员无法直接跳入院内,他们决定撞开院门。第一架直升机悬停在院墙上空,一名队员用绳索下降到院内,准备炸开大门。然而,大门异常坚固,炸药未能将其炸开。情急之下,队员用随身携带的武器将大门击穿,突击队随即冲入院内。
经过短暂而激烈的交火,突击队员成功控制了院内的其他人员。在三楼,他们发现了本·拉登。在短暂的对峙后,本·拉登被当场击毙。为防止尸体被抢或遗失,美军迅速将其运离现场。第二天,本·拉登的尸体在北阿拉伯海被海葬。
海神之矛行动的成功,不仅消除了一个全球性的恐怖威胁,也标志着美国反恐战争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场历时十年的追捕行动,展现了情报工作在现代反恐战争中的关键作用,同时也揭示了恐怖主义的复杂性和反恐斗争的长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