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升升”里的文化密码:2025蛇年春晚的创新与传承
“巳升升”里的文化密码:2025蛇年春晚的创新与传承
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春晚)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吉祥物“巳升升”。这个设计独特的吉祥物不仅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巳升升”:传统元素的现代演绎
“巳升升”的设计灵感源自多个中国传统元素,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
首先,整体造型参考了甲骨文中的“巳”字。甲骨文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系统,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巳”字在甲骨文中形似一条蜿蜒的蛇,这与2025年作为乙巳蛇年相呼应。
头部轮廓和脸颊上的螺旋状腮红,灵感来自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银质鎏金如意。如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物,象征着事事如意、万事顺利。而“巳升升”头部的蝙蝠装饰,因其“蝠”字与“福”谐音,更添一份福气。
眉眼设计则取自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蛇形器。三星堆文化距今约4800-2800年,是中国青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青铜蛇形器上的歧羽纹和臣字目,不仅展现了古蜀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身体上的景泰蓝工艺刻画出海棠、玉兰、桃花与牡丹等缠枝纹,寓意“春回大地”。青绿色的主色调,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尾巴设计成寿字盘长结,寓意福寿双全,体现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蛇文化:从恐惧到崇拜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蛇不仅是十二生肖之一,更是一种神秘而神圣的动物。《说文解字》中记载:“巳,已也。四月,阳气已出,阴气已藏,万物见成文章,故巳为蛇,象形。”这表明“巳”字不仅代表四月,还象征着万物复苏与生长。
蛇在古代常被视为神物。例如,女娲和伏羲常被描绘为人首蛇身的形象,被视为人类的始祖。这种人首蛇身的造型,体现了古人对蛇的崇拜和敬畏。
在考古发现中,蛇纹常出现在青铜器和玉器上。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蛇形器,其上的歧羽纹和臣字目,反映了古蜀人对蛇的崇拜。这种崇拜可能源于古人对蛇的恐惧,因为蛇具有毒性且行踪不定,容易引发人们的敬畏之心。
2025春晚:文化传承与创新
2025年春晚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展现了现代艺术的创新。
节目形式多样,包括歌舞、相声、小品、戏曲等。值得一提的是,川剧等地方戏曲元素的融入,为晚会增添了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川剧以其独特的变脸、吐火等绝技闻名,这些元素的加入,无疑为晚会增色不少。
此外,2025年春晚还首次推出了无障碍转播,视障人士可通过云听、央广网在线收听,听障人士可在央视新闻、央视频观看听障版转播。这种创新不仅体现了科技的进步,更展现了对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
从“巳升升”的设计到节目的编排,2025年春晚无疑是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融合。它不仅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