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慢病预防降成本 医保运行增收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慢病预防降成本 医保运行增收益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615106

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威胁,其产生的医疗费用连年攀升,给医保基金带来巨大压力。如何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慢性病发病率,减轻医保负担,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7.5%,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糖尿病患者人数接近1.3亿。与此同时,慢性病产生的医疗费用连年攀升。2010年以来,我国卫生费用年平均增幅为12.38%,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疾病支出已占我国医保基金支出的一半以上。卫生经济学研究表明,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指出,“持续推动发展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预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好慢性病预防管理,遏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不仅可以提升老百姓健康水平、切实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还有助于实现医保高质量发展。

做好慢性病预防管理有助于减轻医保基金压力。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疾病谱逐渐变化、医疗需求逐步释放、医疗技术迅速发展……这些因素导致医疗费用持续上涨,医保基金承受的压力也随之增长。做好慢性病预防管理,可以减少居民就医次数,避免或推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医疗费用支出,减轻医保支付压力。省下来的医保基金可用于提高参保人员医保报销比例、扩大报销范围,进一步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做好慢性病预防管理有助于参保长效机制的健全和完善。近年来,我国基本医保的缴费水平不断提高,在更好满足居民健康需求的同时,也给中低收入人群参保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做好慢性病预防可以减少医保基金支出,这意味着在维持基金收支平衡的情况下,减缓缴费水平提升速度,让更多居民有意愿、有能力参保,有利于健全参保长效机制。

可见,做好慢性病预防是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医疗保障的重要举措,同时可以有效减轻医保基金支出压力,有助于实现医保待遇提升、覆盖面扩大及基金运行可持续,促进医保高质量发展。笔者认为,应从推动产业发展、动员社会参与、提供资金保障三方面提升慢性病预防质效。

在产业发展方面,建议政府向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购买慢性病预防服务及产品,引领和培育相关产业,发展慢性病预防新质生产力。通过政府购买,鼓励企业积极研发健康管理类人工智能和可穿戴设备,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居民健康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在线实时管理、预警和干预,运用大数据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鼓励高校和研究机构围绕慢性病重点人群,聚焦合理膳食、科学运动、“三减三健”等主题,产出一批科学权威、通俗易懂的健康科普作品,提升居民健康素养,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

在社会参与方面,建议依托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开展慢性病预防相关服务。企事业单位和社区是打造“健康细胞”的重要力量,其影响力可以直达职工和居民。应鼓励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工间健身和职工运动会、健步走、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动员职工积极参加健康活动,提高职工身体素质。社区作为与居民联系最密切的组织,可以依托村(居)委会组织志愿者、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等,积极开展健康咨询、健康讲座和现场义诊等活动,科学合理指导居民进行自我健康管理。

在资金保障方面,建议从医保基金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建立慢性病预防基金,为慢性病预防提供资金保障,以较低的预防支出替代较高的疾病治疗支出。可成立专门的慢性病预防基金管理组织,负责基金筹集、支出和监管等工作,确保基金专款专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