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升级疫情防控:26地列为高风险,专家详解三重防护屏障
上海升级疫情防控:26地列为高风险,专家详解三重防护屏障
2024年第52周(12月23日—12月29日)监测数据显示,上海等南方省份流感病毒阳性率快速上升,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流感病毒阳性率较上周上升6.2%。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最新的高风险区域名单,包括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北京西路239弄27号、静安区江宁路街道陕西北路663弄6号楼等共26个区域被划分为高风险区。
针对高风险区域,上海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防控措施。根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高风险区将实施精准防控策略,强化多部门联防联控机制,确保疾控和卫生监督工作全覆盖、无死角。同时,市区两级疾控机构将加强协同,优化完善疾控标准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专家提醒,面对当前疫情形势,市民应筑牢三道健康屏障:
一是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清水清洗至少20秒,避免触摸眼、鼻、口。外出时科学佩戴口罩,特别是在人群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
二是增强自身免疫。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建议居家休息,避免带病上班或上学,与家庭成员接触时佩戴口罩,并保持室内良好通风。
三是及时接种疫苗。免疫力较弱人群,如孕妇、低龄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应根据疫苗接种指引,及时接种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疫苗,包括流感疫苗、新冠病毒疫苗和肺炎链球菌疫苗等。
上海瑞金医院周剑平医生指出,当前流行的主要是甲型流感H1N1,患者症状多样,多数人自行服药效果不佳。他建议,一旦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治疗方面,应遵医嘱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最好在症状出现48小时内用药,效果最佳。
此外,专家还建议在雾霾天气避免户外运动,认真规范洗手,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改善亚健康状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持乐观心态。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