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下的气象预测:挑战与突破
气候变化下的气象预测:挑战与突破
2024年12月,谷歌DeepMind团队发布了一个名为GenCast的人工智能天气预报模型,该模型在《Nature》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中显示,在97.2%的情况下比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ENS(世界上最顶级的业务预报系统)更准确。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天气预报技术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然而,即便有了如此先进的技术,气象预测仍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升高1.39°C,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气候变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地球的气候系统,给气象预测带来了巨大考验。
以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为例,2023年该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气候灾害。巴西圣塞巴斯蒂昂在2月份15小时内累计降雨量达到683毫米,引发山体滑坡,造成至少65人死亡。11月,一股热带扰动横扫加勒比地区,给牙买加、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国带来暴雨,多米尼加共和国日降雨量达431.0毫米,创下新记录。
与此同时,干旱也在持续蔓延。墨西哥76%的地区遭受不同程度的干旱,南美洲北半部干旱范围不断扩大。亚马逊盆地多个地区创下40年来最低降雨纪录,亚马逊州的内格罗河更是创下自1902年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低水位。
面对这些挑战,国际社会正在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与交通部签署为期五年的谅解备忘录,旨在加强气候智能型交通的发展。双方将携手推进八项行动,包括开展降水频次预测、提供气候数据和可视化工具等,以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的气候适应能力。
中国气象局则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共同发起“未来气象台”倡议活动,邀请全球儿童播报2050年的天气预报。孩子们预测了未来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海平面上升等气候危机,并呼吁立即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世界气象组织(WMO)秘书长席列斯特·绍罗表示:“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已成为可能带来变革的技术,它们正在彻底改变天气预报,并能使其更快、更便宜、更易获取。”但同时她也强调,要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挑战,仅靠科学技术是不够的。在这个日益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必须接受不同的知识、经验和观点,共同创造解决方案。
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是应对之道。正如WMO秘书长所言,我们需要开展国际合作,也需要建立综合观测系统的全面治理框架和创新的融资模式,以支持用于天气、气候、水和相关环境应用的空基地球观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气候变化,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