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市场监管局教你辨别饮品安全性
市市场监管局教你辨别饮品安全性
近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检结果,其中17批次食品被检出不合格,涉及饮料、冷冻饮品、食糖等多个品类。不合格项目包括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这一消息再次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尤其是日常消费量巨大的饮品安全问题。
面对琳琅满目的饮品市场,如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选购安全放心的饮品呢?市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选购饮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仔细查看产品标签
选购饮品时,首先要检查包装上的标签信息是否完整。正规产品的标签上应包含以下关键信息: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这是判断产品是否过期的重要依据。选购时要确保产品在保质期内,尽量选择生产日期较近的产品。
配料表:配料表按含量从高到低排列,可以从中看出产品的原料构成。例如,选购果汁时,如果水排在第一位,说明该产品可能并非纯果汁。
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这是生产企业获得生产许可的凭证,编号格式为“SC”开头加14位数字。没有这个编号的产品,其生产资质值得怀疑。
生产者名称和地址:正规产品会清晰标注生产企业的名称和地址,便于消费者追溯产品来源。
选择正规销售渠道
选购饮品时,应优先选择大型超市、连锁便利店等正规渠道。这些渠道通常有较为严格的进货检验制度,产品质量相对更有保障。同时,要注意索取并保留购物凭证,以便在发现质量问题时进行维权。
注意产品外观和气味
选购时要仔细观察饮品的外观和气味:
外观: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破损、胀袋、漏气等现象。饮品颜色应自然,无明显沉淀或异物。
气味:打开包装后,如果闻到异常的酸味、臭味或其他异味,可能是产品已经变质,应立即停止饮用。
除了选购环节,正确的保存方法也是确保饮品安全的重要一环。以下是一些实用的保存建议:
冷藏保存
开启后的饮品应立即放入冰箱冷藏,以减缓细菌生长和维生素流失的速度。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冷藏保存,大多数饮品的保质期也仅能延长1-2天,因此建议尽快饮用完毕。
避免光照和热源
保存饮品时应避免直接光照和靠近热源,如烤箱、暖气等。光照和高温会加速饮品中营养成分的分解,影响口感和营养价值。
密封保存
确保饮品容器密封良好,防止空气进入导致氧化和变质。如果原包装无法重新密封,可以考虑转移到有盖的玻璃瓶或其他密封容器中。
分装保存
如果购买的是大包装饮品,可以将其分装到小容器中,每次只开启一部分饮用,以减少反复开启导致的污染和氧化。
注意保质期
即使是未开封的饮品,也应在其保质期内饮用完毕。超过保质期的饮品可能会失去营养价值,甚至产生有害物质。
在选购和保存饮品时,消费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不要过分依赖外观判断:有些不法商家会在饮品中添加色素和香精,使其看起来色泽诱人。但这些添加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选购时应关注产品本身的品质,而非仅仅依靠外观。
注意储存条件:即使是在保质期内的饮品,如果储存条件不当(如温度过高、光照强烈等),也可能导致其变质。因此,购买后应按照产品标签上的储存要求进行保存。
理性对待促销产品:在面对促销活动时,消费者应保持理性,不要因为贪图便宜而购买过多饮品。过多的库存可能导致饮品在保质期内无法及时饮用完毕,造成浪费。
特殊人群需谨慎:对于儿童、老人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在选购饮品时应更加谨慎。这类人群应尽量避免饮用含有过多添加剂的饮品,优先选择天然、健康的饮品。
通过掌握正确的选购技巧和保存方法,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饮品的安全和品质。选购时要关注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关键信息,选择正规渠道;保存时要注意冷藏、密封等关键环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安全、健康、美味的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