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守护者的绿色答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守护者的绿色答卷

引用
央视网体育频道
11
来源
1.
https://news.cctv.com/2025/01/07/ARTI9rPCUpEtmvx5Psx1Rrrj250107.shtml
2.
http://photo.china.com.cn/2024-05/22/content_117204225.shtml
3.
https://lyj.hainan.gov.cn/ywdt/zwdt/202412/t20241223_3791116.html
4.
https://www.cenews.com.cn/news.html?aid=1186612
5.
https://lyj.hainan.gov.cn/ywdt/zwdt/202408/t20240823_3720078.html
6.
http://www.hnlmzm.com/ywdt/mtjj/202412/t20241225_3792767.html
7.
http://www.forestry.gov.cn/c/www/zhzs/606902.jhtml
8.
http://sciencechina.cn/gw.jsp?action=detail.jsp&internal_id=4605625&detailType=1
9.
http://www.hi.chinanews.com.cn/hnnew/2025-01-24/717565.html
10.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08/content_6966503.htm
11.
http://hq.news.cn/20241108/1fba27c208034480a10a4036d974db6b/c.html

2024年12月的一天,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霸王岭分局的信息中心内,工作人员正通过监控屏幕观察着海南长臂猿的活动情况。画面中,这群被誉为“雨林歌王”的灵长类动物在树冠间自由跳跃,发出清亮的鸣叫声。这一幕,是海南热带雨林生态保护成效的生动写照。

01

从濒危到复苏:海南长臂猿的重生之路

海南长臂猿是海南热带雨林的旗舰物种,也是全球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20世纪70年代末,海南长臂猿的数量一度降至7-9只,几近灭绝。经过持续的保护努力,特别是2021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以来,海南长臂猿的种群数量已恢复至7群42只。

这一显著成就的背后,是科学保护措施的有力支撑。为了改善海南长臂猿的栖息环境,霸王岭分局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修复项目,包括补植海南长臂猿喜食的乡土树种,如高山榕、重阳木等,并搭建了6条绳索廊道,帮助它们在分割的栖息地间自由行动。

02

绿色明珠:海南热带雨林的生态价值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位于海南岛中部,总面积4269平方公里,约占海南岛陆域面积的八分之一。这里是我国分布最集中、类型最多样、保存最完好的热带雨林,拥有从滨海到山顶的八种完整植被类型,被誉为“热带北缘生物物种基因库”。

这片绿色明珠不仅是海南岛的“水塔”,还是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等主要江河的发源地。茂密的热带雨林形成了重要的水源涵养库,为海南岛提供了重要的防风、防洪生态安全屏障。

03

科技赋能:智慧化生态管护新模式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正构建智慧化生态管护新模式,通过建设省级智慧管理中心、智慧雨林大数据中心平台,启动“天空地”一体化综合监测体系项目,探索构建“森林动态监测大样地+卫星样地+随机样地+公里网格样地”四位一体的热带雨林监测体系,以信息化、智能化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

在霸王岭片区,护林员配备的专用手机与信息管理平台相连接,每次巡护的时间、路线都会被记录下来。监测人员一旦需要巡护的某类数据,可在管理平台查询导出,简单方便。

04

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双赢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建设不仅关注生态保护,还注重与当地社区的和谐发展。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内的455户居民已全部签订搬迁协议并迁出,搬迁比例达99%。在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新高峰村,村民们通过土地置换和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了生态搬迁后的可持续发展。

新高峰村党支部书记符志明介绍,整村搬迁后,原来集体土地与国有橡胶林进行土地置换,按照人均10亩标准,在村居新址附近为村民补偿共计约5000亩橡胶林,还采取“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动员村民投工投劳共同发展菌菜轮作产业。

05

未来展望:共建共享的生态家园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海南省政府与国家林草局建立了局省联席会议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常态化沟通解决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同时,海南省政府和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6年)》,并配套印发了海南长臂猿种群保护与恢复行动计划和共建长臂猿国家保护研究中心工作方案,开创了由地方政府和国家林草局共同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和旗舰物种保护的先例。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还是全国首个完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的国家公园,并已连续4年开展GEP核算,为全省GEP核算体系构建提供了实践基础。目前,正在开展核算成果转化应用研究。

专家介绍,每公顷海南热带雨林每年平均可吸收1吨至2吨碳,且碳汇能力逐年增长。随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措施,海南热带雨林还将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和较大的碳汇增长潜力。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尖峰岭分局一位工作人员说:“这里也因此被誉为‘热带北缘生物物种基因库’,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十大森林’。”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建设,不仅是为了保护这片珍贵的热带雨林,更是为了探索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随着保护措施的不断加强和社区发展的持续推进,这片绿色明珠必将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