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身份证普及:你还在用纸质证件吗?
电子身份证普及:你还在用纸质证件吗?
广州南站6天捡到1000张身份证的消息冲上热搜第一。在广州南站的遗失物品存放处,多个置物架都被摆得满满当当。工作人员介绍,假期遗失物品的数量比平时翻了两倍,其中以身份证等证件居多。
这一新闻凸显了传统纸质身份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便。在数字化时代,电子身份证凭借其便捷性、安全性和高效性,正逐渐成为全球身份认证的发展趋势。
国际趋势:数字身份钱包引领未来
欧盟通过eIDAS 2.0框架推动数字身份钱包的普及,德国、不丹等国已开始实施国家数字身份计划。去中心化身份协议和人工智能身份验证技术正在快速发展。
在欧洲,数字身份认证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2024年6月,欧洲身份和云计算会议(EIC)在柏林举行,来自众多企业的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数字身份、监管、生成人工智能等议题。会上,德国联邦内政和社区部顾问Moritz Heuberger 博士介绍了“德国的 eIDAS 2.0:进展、影响、挑战”。欧洲议会最近投票通过了eIDAS 2.0修订提案,该框架的修订将统一欧洲数字身份服务的标准,特别是欧盟数字身份钱包,它将把常见的数字凭证压缩到一个移动应用程序中。
不丹作为全球首个使用分布式数字身份的国家,已通过数字钱包为政府服务提供入职培训。“他们看到经济的新领域数字化——智能村庄、人们拥有电话、拥有银行账户。他们选择不丹银行。这是一种竞争优势。”史密斯说,客户会想要钱包提供的那种便利和简化的体验。
中国实践: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中国在电子身份证领域同样取得了显著进展。数据显示,中国网络身份认证信息安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从2015年的38.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17.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04%。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推动网络身份认证发展,如国务院的政务服务指导意见和公安部的网络身份认证管理办法。
2024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政务服务平台支撑作用。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打造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总枢纽,强化公共应用支撑体系建设,提升统一的自然人和法人身份认证、跨域电子印章验签、办件调度、用户管理等支撑能力。
面临挑战:技术普及与适老化问题
虽然电子身份证具有诸多优势,如不易丢失、安全性高、使用便捷等,但推广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老年人对新技术的适应问题以及部分地区设备不完善等。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技术改进和政策支持来逐步解决。
未来展望:移动通信网络支撑数字身份体系
未来,移动通信网络将成为数字身份体系的重要支撑。SIM卡和码号系统将作为信任基础,实现跨域无缝认证和多方实体间的互信互通。这将为数字化时代提供更安全便捷的身份认证方式。
移动通信网络作为信息基础设施,其全球互联的特性、端网协同的安全环境、广泛的用户群体基础,具备构建全球数字身份互信的基础。移动通信网络将成为未来网络的核心组件,同时未来网络也将支撑海量实体(含海量的数字人和机器人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无感连接和权限自主可控,并将在数字身份变革中扮演至关重要角色。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实体在网络中拥有多个数字分身,缺少实体数据收集、存储和处理过程安全,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是人与设备在人工智能场景下共同面临的挑战。
结语:拥抱数字化未来
电子身份证的普及是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趋势。它不仅能够解决传统身份证易丢失、易伪造等问题,还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虽然推广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这些问题都将逐步得到解决。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安全便捷的数字化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