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杭州飞来峰灵隐寺:找找济公睡过的床,听听石头上的杭州史
走进杭州飞来峰灵隐寺:找找济公睡过的床,听听石头上的杭州史
杭州灵隐寺和飞来峰景区是杭州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前来参观。这里不仅有精美的佛教造像和摩崖题刻,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让我们跟随新东方文旅讲师刘凯的脚步,一起探寻这座千年古刹的魅力。
新东方文旅讲师刘凯
照壁
飞来峰景区照壁位于灵隐寺前,上面刻有“咫尺西天”四个大字,是游客进入景区的必经之地,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
灵隐寺咫尺西天 图源:视觉中国
玉液幽兰展厅
玉液幽兰展厅位于飞来峰景区内,是2023年为纪念白居易离任杭州1200周年所设的特展,内设白居易及历代诗人有关飞来峰、灵隐寺诗作、飞来峰部分塑像图文版介绍。展厅内除了静态的展览,还有机会参与互动活动。例如,在“飞来寻踪”导赏活动中,游客可以通过园林小品了解飞来峰的历史文化,甚至有机会近距离观赏3D打印技术呈现的高保真模型。
青林洞
飞来峰造像有五代至元代造像380多尊,是浙江省最大的一处造像群。其中在青林洞入口的西侧有后周广顺元年(951年)滕绍宗雕造的“西方三圣”,是飞来峰有题记的造像中,年代最早的一龛,还有北宋乾兴元年(1022)的“卢舍那佛会”浮雕,也是飞来峰中雕刻最为精致的作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青林洞内还有一块酷似石床的岩石,被称为“济公床”,传说济公曾在此洞内休息。
卢舍那佛会浮雕
济公石床
此外,飞来峰上还有唐代以来的摩崖题刻100余处,有北宋苏颂、沈立、林希、清代西泠印社创社四老等人访造像时的摩崖题刻。大家可以从崖壁上找到各种字体、各个朝代的书法作品,内容也很广,有诗、造像记、石像赞等等,还有为家人祈福的内容,说它是“中国历代书法博物馆”毫不为过。
刘老师说这里还有一条著名的“苏颂citywalk线路”:公元1076年的一天,杭州“老市长”苏颂带领一众官员“自净慈南屏下天竺过灵鹫,遂游灵隐而归”,在此题刻,这段路线也被后人视作宋代文人在杭州的经典游线。
当年苏颂在此题刻
理公塔
从青林洞出来,可以前往理公塔。理公塔又名灵鹫塔,位于灵隐龙泓洞口理公岩上,是为纪念灵隐开山祖师慧理而建。塔身全部由块石砌成,是一座石构的楼阁式塔,高约8米,六面七层,每面的中间开拱顶洞门,造型简洁。整个塔由于岁月的冲刷,呈灰白色,是杭州仅存的明代佛塔。
理公塔
龙泓洞
接着,来到龙泓洞。这个洞位于回龙桥畔,据传洞中曾藏有神龙,因而得名。洞内幽暗深邃,洞顶有一个井口大小的洞穴,天光从这里射入,形成“通天洞”的奇观。
龙泓洞窟有好几座观音塑像,所以人们又把龙泓洞称为观音洞。在数珠观音像的两点钟方向,也就是龙泓洞内顶上靠洞口的地方,还有两尊一般人注意不到的“送子观音像”。仔细看就会发现,那是一尊大观音怀里抱着一尊小观音。也因为有这两尊观音像,还有人管龙泓洞叫“送子洞”。
飞来峰龙鸿洞水月观音像
冷泉溪沿岸
游览完龙泓洞,来到冷泉溪,这里是西湖的重要水源之一。冷泉溪沿岸不仅是自然景观的聚集地,也是文化遗迹的宝库。这里有众多的摩崖石刻和佛像造像,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大肚弥勒和18罗汉群像。
冷泉溪沿岸大肚弥勒 图源:视觉中国
冷泉溪边还立着一座冷泉亭,是一个四角重檐歇山亭,斜对面就是灵隐寺山门。“冷泉”二字为白居易书,“亭”字为苏轼书。让冷泉亭闻名天下的,是杭州另一位“老市长”白居易的一篇《冷泉亭记》,他毫不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词,认为这里的山水形胜为东南第一。苏轼亦喜爱此处,还曾将办公桌搬到这里判案。
冷泉亭 受访者提供
还有人根据冷泉亭和飞来峰写了一副对联,也广为流传:楹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如何对?有人对曰“泉自冷时冷起,峰从飞处飞来”。
灵隐寺三大殿
最后,我们来到灵隐寺。今日灵隐寺是在清末重建基础上陆续修复再建的,布局与江南寺院格局大致相仿。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供奉各种佛像和护法神像。其中大雄宝殿内高24.8米的释迦牟尼莲花坐像,造像妙相庄严、气韵生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宗教艺术作品。寺内还珍藏有古代贝叶写经、东魏镏金佛像等,都是弥足珍贵的宝物。
深秋灵隐寺 图源:视觉中国
刘老师推荐的这条线路大约是2-3小时的行程,让大家能够深入了解飞来峰景区和灵隐寺。他特别强调了飞来峰景区的浮雕和题刻,这些小小的石壁,跨越千百年,上面留下了不同历史时期人物的文化印记,令人感慨万千。“想要读懂杭城,这些石头是非常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