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铁2号线空调问题引热议:早晚高峰闷热难耐,乘客呼吁改善
杭州地铁2号线空调问题引热议:早晚高峰闷热难耐,乘客呼吁改善
近日,杭州地铁2号线的空调问题再次引发网友热议。不少乘客反映在早晚高峰时段车厢内闷热难耐,甚至有人因此晕倒。记者实地测量发现,不同站点和车厢的温湿度差异明显,尽管地铁运营方表示已采取自动温控模式提高舒适度,但仍有不少乘客感到不适。如何改善这一状况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
乘客吐槽:早晚高峰闷热难耐
“早上坐地铁简直是一种煎熬,人多不说,空调还时冷时热。”乘客张女士每天都要乘坐2号线从良渚站到钱江路站上班,她告诉记者,最近几天杭州持续高温,地铁车厢内的温度更是让人难以忍受。“有时候冷得要盖毯子,有时候又热得满头大汗。”
另一位乘客李先生则表示,自己在早高峰时段从三坝站上车,由于车厢内过于拥挤且温度较高,他差点晕倒。“我有低血压,当时感觉头晕目眩,呼吸都困难。”李先生说,他不得不提前下车透气。
实地测量:温湿度差异明显
为了了解实际情况,记者随机选取了2号线的几个站点进行实地测量。在早晚高峰时段,记者分别在良渚站、三坝站、凤起路站和钱江路站的站台及车厢内测量了温度和湿度。
测量结果显示,各站点的温度和湿度差异较大。以早高峰为例,良渚站站台温度为28℃,湿度为65%;三坝站站台温度为29℃,湿度为70%;凤起路站站台温度为27℃,湿度为60%;钱江路站站台温度为26℃,湿度为55%。而在车厢内,温度普遍在28-30℃之间,湿度则在65-75%之间。
运营方回应:已采取自动温控模式
针对乘客反映的空调问题,杭州地铁运营方表示,目前2号线已采取自动温控模式,根据车厢内外的温度变化自动调节空调温度。“我们设置了多个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车厢内的温度,并根据监测数据自动调整空调的运行状态。”运营方工作人员说。
此外,运营方还表示,他们每天都会对空调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如果发现空调故障,我们会立即安排维修人员进行处理。”工作人员说。
专家建议:应优化空调系统设计
对于杭州地铁2号线的空调问题,有专家建议,应从系统设计和运营管理两个方面进行优化。
“首先,地铁空调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杭州的气候特点和乘客的实际需求。”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李教授说,“比如在高温高湿的夏季,应确保空调系统能够快速降低车厢内的温度和湿度。”
其次,运营管理方面,李教授建议地铁运营方应建立更加完善的乘客反馈机制。“乘客的体验是最直接的,运营方应及时收集乘客的反馈,并据此调整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李教授说。
他山之石:其他城市的经验
面对地铁空调问题,其他城市也采取了一些值得借鉴的措施。例如,上海地铁推出了“强冷弱冷车厢”,让乘客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温度的车厢;广州地铁则在部分线路试点“智能温控”,通过红外线传感器监测车厢内乘客数量,自动调节空调温度。
杭州地铁2号线的空调问题不仅关系到乘客的乘车体验,更关系到乘客的健康安全。希望运营方能够重视乘客的反馈,采取有效措施,让地铁真正成为市民出行的“清凉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