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干湖冬捕与西湖醋鱼:年味里的“年年有鱼”
查干湖冬捕与西湖醋鱼:年味里的“年年有鱼”
“年年有鱼”是中国传统吉祥祈福的重要表达,寓意着每年都有富足和盈余。在寒冷的东北地区,吉林省的查干湖冬捕以其壮观场面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在江南水乡杭州,一道传统的西湖醋鱼不仅美味可口,还入选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无论是冰天雪地中的大鱼还是酸甜适口的西湖醋鱼,这些地方特色的“年年有鱼”习俗都为春节增添了浓浓的年味,象征着新的一年里富足美满、好运连连。
查干湖冬捕:冰封湖面上的千年传承
查干湖是吉林省最大的天然湖泊,位于松原市境内。这里渔产资源丰富,保留着北方民族原始的捕鱼方式,查干湖冬捕也因此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4年12月28日,查干湖第23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本届旅游节推出了冰雪运动、民俗体验、美食盛宴等各类特色活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冬捕“头鱼”拍卖环节,一条“头鱼”经过激烈竞拍,最终以119.9999万元的高价成交。
据主办方介绍,2024年冬捕季自12月18日开始,渔工们已在冰面上撒下第一网。本年度多次出现单网捕获量超过10万斤的“红网”,预计整个雪季总产量将达到300万斤。
为了让更多游客参与其中,吉林查干湖生态旅游集团还特别策划了春节免费冬钓活动。2025年1月28、29日(除夕、初一)期间,将在查干湖希望广场免费提供冬钓场所及冬钓帐篷,并配备相关设备,让游客在冰天雪地中体验垂钓乐趣。
西湖醋鱼:舌尖上的江南美味
在杭州,一道传统的西湖醋鱼承载着江南水乡的饮食文化。这道菜以新鲜草鱼为主料,辅以香醋、姜葱等调料烹制而成,口感鲜美、酸甜适中,被誉为江南美食的精华之一。
西湖醋鱼的历史可追溯至南宋时期,相传是一位名叫宋五嫂的女子创制的。她以卖鱼羹为生,因其做出的鱼羹味道鲜美,深受当地百姓喜爱,故被称为“宋嫂鱼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道菜逐渐演变成今天的西湖醋鱼,成为杭州的一张美食名片。
春节期间,西湖醋鱼更是杭州餐桌上的必备佳肴。据杭州老字号餐饮店统计,2024年春节期间,仅一家门店每天就能售出1000条西湖醋鱼,足见其受欢迎程度。
作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的美食,西湖醋鱼不仅展示了江南地区精湛的烹饪技艺,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杭州当地政府和餐饮业者通过举办烹饪比赛、推广醋鱼文化等方式,让这道传统美食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年年有鱼”的当代价值
无论是查干湖冬捕还是西湖醋鱼,它们都是“年年有鱼”文化内涵的具体体现。在新时代,这些传统习俗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 文化传承:作为非遗项目,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
- 经济发展:冬捕节和特色餐饮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生态保护:查干湖通过科学规划捕捞量,实现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精神寄托:在春节期间,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
“年年有鱼”不仅是对物质富足的追求,更体现了对精神满足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它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团结一心,共同创造更加幸福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