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CT扫描增加患癌风险43%,这些人群需谨慎
最新研究:CT扫描增加患癌风险43%,这些人群需谨慎
最近,一项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大型国际研究引发了公众对CT扫描安全性的广泛关注。这项研究分析了来自九个国家近百万名儿童和青少年的CT扫描记录,发现CT扫描辐射剂量与血液恶性肿瘤风险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具体来说,每增加一次CT扫描,血液恶性肿瘤的总体风险上升43%。
这一发现是否意味着我们应该避免CT检查?CT扫描的辐射剂量究竟有多大?哪些人群需要特别注意?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研究发现:CT扫描与癌症风险的具体关联
研究团队采用剂量-反应模型,计算每增加100mGy辐射对血液肿瘤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
- 当辐射剂量达到或超过50mGy时,所有血液恶性肿瘤的相对危险度显著上升166%。
- 即便在较低剂量(10-15mGy)的情况下,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成熟B细胞肿瘤的风险也显著增加。
-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风险随辐射剂量的增加最为显著,每增加100mGy,风险增加2.51倍。
- 对于骨髓恶性肿瘤和急性白血病,辐射剂量每增加100mGy,患病风险增加约101%。
专业解读:CT检查的必要性与风险控制
CT扫描的辐射剂量究竟有多大?根据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主治医师袁家琳的介绍,CT检查的辐射剂量在2-15 mSv之间,远高于普通X光片的0.02 mSv。但是,这个辐射量仍在安全范围内。
专家指出,CT扫描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能够提供比普通X光片更详细的信息。在必要时进行CT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其诊断价值远大于潜在风险。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优化CT成像技术,使用低剂量扫描协议来减少辐射暴露。
公众关注:如何在必要时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对于公众普遍关心的CT检查安全性问题,专家建议:
对于儿童和孕妇等敏感人群,应谨慎使用CT检查。如果可能,可以考虑使用其他无辐射或低辐射的检查方式,如超声波或MRI。
在医生的指导下,权衡利弊后做出选择。如果医生认为CT检查是必要的,那么其带来的诊断价值将远大于潜在风险。
注意控制检查次数,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实用建议:不同人群的CT检查指南
-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CT检查是诊断大脑出血等疾病的首选方法。
- 肿瘤患者:CT检查能准确了解肿瘤的大小、结构和分期情况。
- 肺结节患者:CT影像学表现是判断结节良恶性的重要依据。
- 咳嗽久治不愈且症状加重者:建议进行CT检查以进一步诊断。
对于普通人群,如果只是单纯偶尔干咳,拍CT的必要性就比较低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关注吸烟等更严重的辐射来源。研究表明,每天吸30支烟,每年的辐射量约为13mSv,相当于做了6.5次头颅CT检查。
总之,CT扫描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医学检查手段,但确实存在一定的辐射风险。在必要时,我们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并注意控制检查次数。对于儿童和孕妇等敏感人群,应特别谨慎使用C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