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当AI遇见诗歌:首届清照诗歌艺术节引发的思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当AI遇见诗歌:首届清照诗歌艺术节引发的思考

引用
腾讯
8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23A00WS700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05A04IVV00
3.
https://blog.csdn.net/bagell/article/details/136901332
4.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4/0928/c40531-40330048.html
5.
https://blog.csdn.net/2401_84250575/article/details/138073894
6.
https://qianfan.cloud.baidu.com/qianfandev/topic/268778
7.
http://m.zhishishu.top/Article/TopicArt?id=sajz20241540&ArticleSourceType=QK
8.
https://www.forwardpathway.com/163992

在济南章丘明水古城举办的首届清照诗歌艺术节上,30多位诗人围绕AI与诗歌创作展开了一场学术对话。这场对话不仅关乎技术进步,更触及了诗歌创作的本质和未来走向。

01

AI作诗的技术突破与局限

近年来,AI在诗歌创作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基于预训练语言模型(如BERT、GPT)和Transformer算法,AI已经能够生成以假乱真的诗歌。这些模型通过将自然语言转化为向量,根据词语之间发生关系的概率来模仿资料库中的文本,从而实现诗歌创作。

然而,AI诗歌创作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AI缺乏具身认知,难以理解人类的现实经验。此外,如果训练数据过于庞大且风格多样,AI写出的诗歌往往会显得平庸驳杂。因此,对AI进行风格化训练至关重要。开发者需要精心挑选风格相似的诗作作为训练素材,才能让AI生成更有质量的诗歌。

02

诗人的忧虑与坚守

面对AI作诗的崛起,诗人们表现出不同的态度。有人认为AI写作不会对真正有想法的诗人构成巨大障碍,因为现实的、正在发生的环境经验是尚未被数据化的,AI难以模仿。但也有人担忧AI会剥夺诗人的主体性,使诗歌创作对人类的意义变得模糊。

北京大学教授臧棣指出,AI在未来可能会产生新的诗体和表达,但人类诗人仍然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因为诗歌创作对人类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游戏,更是一种自我治疗和表达个人情感的方式。正如诗人宋琳所说:“写作作为他日常性工作时,他有一种强烈的自我救赎意识。我们之所以写作,是因为我们热爱诗歌,诗歌作为创造性的语言艺术,对我们个人来讲,是一种自我治疗。”

03

AI作诗的应用探索

AI作诗已经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在一些平台上,通过AIGC(AI Generated Content)技术,用户可以生成古诗意境画,让诗句背后的画面栩栩如生。例如,“出口成章”平台利用AI技术帮助青少年学习古诗词,让古诗词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在首届清照诗歌艺术节上,AI诗歌也成为讨论的热点。诗人们不仅探讨了AI作诗的技术原理,还深入思考了AI写作对诗歌语言和人类经验的影响。这场对话引发了关于诗歌创作意义和未来的广泛思考。

04

未来展望:AI与人类诗人的共存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程羽黑认为,AI有可能开拓出新的诗歌类型和风格。因为诗歌本身就蕴含着超越人类经验的倾向,而AI的创作特性恰好契合这一点。未来,AI生成的一些句子可能会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甚至成为诗歌发展中的吉光片羽。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AI会取代人类诗人。正如一位诗人所说:“不管AI怎么来,我觉得人类这种自我治疗还是很重要的。”诗歌创作对人类来说,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情感宣泄的方式。AI可以辅助创作,但无法替代人类的情感体验和独特视角。

在AI时代,诗歌创作的意义或许正在重新定义。它不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种人机协作的探索,一种跨越技术与艺术边界的尝试。正如首届清照诗歌艺术节所展现的,这场关于AI与诗歌的对话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无限可能等待我们去探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