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年初三「赤口日」:别拜年,小心惹上"愤怒之神"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年初三「赤口日」:别拜年,小心惹上"愤怒之神"

引用
百度
7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AD%A3%E6%9C%88%E5%88%9D%E4%B8%89/1298364
2.
https://m.gmw.cn/2024-02/12/content_1303658746.htm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12A02Z4300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429S8V05420VAE.html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42BURS05420VAE.html
6.
https://blog.csdn.net/2409_90014972/article/details/145392436
7.
https://www.marieclaire.com.tw/lifestyle/news/84259

大年初三,一个看似普通的日子,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它被称为"赤口日",是传说中"愤怒之神"当值的日子。这一天,人们普遍认为不宜外出拜年或串门,否则可能会引发口角争执,影响整年的运势。这个有趣的传统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故事和深意呢?

01

赤口日的传说:愤怒之神的诅咒?

相传,大年初三之所以被称为"赤口日",是因为这天是"赤狗"当值。赤狗是熛怒之神,脾气火爆,遇到他的人一定会不吉利。因此,这一天被视为凶日,不宜外出。据说在初三跟谁拜年,就会跟谁吵架,因而不拜年;另外赤字有赤贫的意思,所以中国民间也不在这天宴客,会冲犯赤狗,带来贫穷。

除了"赤狗日"的传说,大年初三还有另一个有趣的身份——"老鼠娶亲日"。据民间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大好日子。为了不打扰老鼠们的"喜事",人们会早早熄灯睡觉,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

02

五花八门的禁忌:从不拜年到不杀猪

大年初三的禁忌可谓五花八门,让人目不暇接。除了不宜外出拜年,这一天还有许多其他讲究:

  • 忌探亲访友:大年初三是赤狗日,还被称为"恶鬼日",忌探亲访友。相传赤狗脾气颇为火爆,不太好说话,民间多认为正月初三极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为了避免大过年的闹得不愉快,忌探亲访友,因此在正月初三这天,人们不外出走动,多会留在家中,也希望新年能够有个好的开端。

  • 忌杀猪: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猪的日子,被称为"猪日"。在这天,人们是不能杀猪的,如果在初三这天,天气要是晴朗,则还意味着这一年里会有好收成,养猪健康。因此老传统正月初三忌讳杀猪,寓意六畜兴旺。

  • 忌动刀剪:俗语说"初三动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难免"。老一辈人认为初三动了刀和剪,一年里口舌是非是难免的,很不吉利,而且还会影响仕途财运的,因此大年初三忌动刀剪。

  • 忌点灯:俗话说"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甲饱"。因正月初三是老鼠嫁女的日子,为了让老鼠缔结百年之好,人们要早早熄灯休息,避免晚上点灯,打扰老鼠嫁女。如果惊扰了老鼠嫁女,老鼠还会"谁这一天不让我好过,我就让谁难受一整年",会来祸害这一家的,因此老传统这一天入夜后就要早早睡觉,忌讳点灯。

  • 不扫地、不烧火、不打水:大年初三是天庆节,因此这天不扫地、不烧火、不打水。天庆节也是上面所提到的小年朝,普天同庆,祖辈人认为这天是休息日,也是"聚财日",人们通常忌讳扫地、烧火、打水,也叫"三不做",如果非要做这些事宜,像扫地,要从外向家里扫,预示来年财源滚滚,然后再选择时间倒掉。

03

从迷信到智慧:习俗背后的深意

这些看似迷信的习俗,实际上蕴含着古人对生活的智慧。在古代农耕社会,人们经过前两天的忙碌拜年和庆祝活动,确实需要一天的休息来调整身心。因此,大年初三成为了名正言顺的"休息日"。

此外,这些禁忌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比如不杀猪的习俗,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而"老鼠娶亲"的传说,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04

传统与现代:习俗的演变与传承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传统习俗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年轻人已经不再严格遵守这些禁忌。然而,在农村地区,这些传统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形式上有所改变,但这些习俗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生活智慧仍在影响着现代人。它们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适时休息,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光。

大年初三的这些习俗,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禁忌和仪式,更凝结着古人的生活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这些传统习俗提醒我们:无论世界如何变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的重视,永远都是中国人不变的底色。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