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必读:从员工到老板的三次关键跃迁
职场人必读:从员工到老板的三次关键跃迁
在职场发展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希望不断晋升,实现自我价值。然而,从员工到管理者,再到企业领导者,每个阶段的跃迁都需要掌握不同的技能和思维方式。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为你揭示职场晋升的三大关键阶段。
从员工到管理者:责任与业绩是关键
作为员工,最核心的任务就是承担责任并交付业绩。很多人认为“给我多少钱,我就做多少事”,但真正优秀的人会反过来想:“我做多少事,就能拿多少钱。”
承担责任,交付价值
工资的本质是给职位的定价,而不是给个人的定价。一个销售副总裁的工资必然高于前台,这与个人学历无关,而是由职位的责任决定的。因此,想要获得更高的收入,就必须承担更重要的责任,交付更大的价值。
积累稀缺能力
在职场中,你的薪水往往由可替代者中最便宜的人决定。因此,要想获得更高的收入,就必须积累稀缺的、不可替代的能力。正如在中国请钟点工阿姨相对便宜,因为供给充沛;而在美国,妈妈需要自己带孩子做家务,因为保姆稀缺。这种供需关系决定了价格。
主动证明自己
当你是级别5的时候,提前做些级别6的事情,让老板意识到,原来把你放在更高的位置是没有风险的。这样,当级别6的职位空出来时,你自然成为了第一选择。这种“追认”的方式,是职场人获得晋升的重要途径。
从管理者到企业领导者:制度设计与团队治理
当晋升到管理者层面时,面对的是更加复杂的人心博弈。这时,仅仅依靠个人能力已经不够,需要学会用制度和规则来治理团队。
制度设计的重要性
以“和尚分粥”的经典案例为例:如果通过抽签决定谁分粥,结果只有自己分粥时才吃得饱;如果推举道德高尚者分粥,大家会无所不用其极地讨好贿赂;如果组成分粥委员会和评选委员会,大家会互相扯皮。最终,轮流分粥且分粥者最后选的制度,实现了公平。
用治理替代管理
管理者需要学会用“治理”的方式去做“管理”。通过定义责权利关系,确定公理,推演定理,不断优化并坚决执行。正如一位优秀的管理者所说:“关于责权利的法则,我们只有一条公理:创造最大价值的人,获得最大的收益。”
成为企业领导者:价值观驱动与企业经营
当达到企业领导者的层面时,最重要的不再是个人能力,而是企业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决定了企业的方向,也决定了领导者是否值得被追随。
坚守正确的价值观
以阿里巴巴和小米为例:
- 马云在一次培训中发现讲师在教如何把梳子卖给和尚,立即开除了该讲师,因为这违背了“不欺骗客户”的价值观。
- 雷军在面试一位能把稻草卖成金条的销售人才时,认为这与小米的价值观不符,最终没有录用。雷军强调:“我们靠每天像农民种地一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不做坑爹的事情。”
以用户为中心
这种价值观落实到企业经营中,就是提供真正的好产品和好服务,真正做到以用户为中心。正如雷军所说:“什么叫真材实料?什么叫和用户做朋友?如果你有一天知道你的朋友,是把稻草用黄金价卖给你的时候,他是你的朋友吗?”
结语
职场人的每一次跃迁都是一次巨大的成长。从员工到管理者,需要学会承担责任和交付业绩;从管理者到企业领导者,需要掌握制度设计和团队治理;而成为真正值得追随的领导者,则需要坚守正确的价值观。每一步的成长,都是为了实现更高的目标。记住,成长永远是我们的主要产品,而成功、赚钱或失败,都是副产品。
当你不满足于现状,渴望更快成长时,离下一次跃迁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