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天门冬:千年道地药材的“甜蜜转型”
内江天门冬:千年道地药材的“甜蜜转型”
2024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将天门冬纳入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正式开启其药食同源的新篇章。作为道地药材的内江天门冬,凭借1400年的种植历史和独特的品质,成为这一政策的直接受益者。
千年传承的道地药材
内江天门冬的种植历史可追溯至唐朝,据《新唐书》记载,当地官员曾将天门冬煎作为土产进贡。《证类本草》等古籍记载,天冬“以产四川为上”,主产在内江县(今内江市东兴区)。《中华道地药材》更是明确指出,“四川内江、泸州等为天冬最适宜区”。
内江天门冬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甜味,这在全国其他产地中是独一无二的。它富含19种氨基酸、天冬多糖等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改善血脂等作用。经权威机构检测,内江天门冬的浸出物含量高达94.15%,单一有效成分D—葡萄糖含量在13.46%—19.41%之间,均优于其他产地。日本汉方药企——日本株式会社津村在收集我国各地天门冬后,也认为内江天冬品质最佳。
从药材到美食的创新应用
内江人自古就有食用天门冬的习惯。其中,天门冬蜜饯是内江的传统特色食品,制作工艺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蜜饯色泽透明,饱糖饱水,滋润化渣,味美香甜,不仅是当地人的日常零食,更是在逢年过节、做寿迎亲时款待宾朋的佳品。
除了蜜饯,内江人还开发出多种天门冬美食。天冬膏、天冬酒、天冬煲汤等产品广受欢迎。在内江市东兴区,甚至推出了以天冬为主要食材的“天冬宴”,将这味传统中药材融入现代餐饮文化中。
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近年来,内江市东兴区抓住国家振兴中医药的契机,大力发展以天门冬为主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目前,全区天门冬种植面积已达5万余亩,约占全国天冬种植总面积的60%。同时,东兴区还研发出40余种大健康产品,涵盖化妆品、食品、药品、保健品等多个领域,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0亿元。
为推动产业发展,东兴区创新推出了“4222”利益分成模式:即土地效益产生后,总纯利润的四成用于产业升级;两成作为土地入股分红支付给村民;两成用于村民的劳务分红;两成作为产业发展基金。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管护积极性,也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助力乡村振兴的“甜蜜产业”
内江天门冬产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更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据统计,种植天冬每亩收入可达4.8万元,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在东兴区郭北镇青台村,不少撂荒地被重新利用起来种植天冬,不仅改善了土地利用率,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中国天冬之乡”的美誉,加上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认证,让内江天门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目前,产品已远销日本、欧美等地,展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
随着药食同源政策的实施,内江天门冬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味传承千年的道地药材,正以更加多元化的形式,走进千家万户,为人们的健康生活带来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