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路桥十里长街:千年古街展新颜
台州路桥十里长街:千年古街展新颜
2024年1月,台州路桥十里长街在历经数月改造后重新开街,这条拥有近千年历史的老街焕发新生。开街当晚,一场以商贸文化和宋韵文化为主题的灯光秀在福星阁点亮,铁花四溅如满天繁星,凤凰飞天引来阵阵惊呼,给市民们带来了一场沉浸式视觉盛宴。
千年古街的历史印记
十里长街,南起石曲,北至河西,全长约3.5公里,是浙江省内保存较为完整的江南水乡传统街区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乾宁三年(896年),台州刺史杜雄开凿官河,当地百姓沿河筑室安家,形成了长街最初的样子。
南宋时期,这里曾是重要的商埠,商船云集,货物云集。相传南宋高宗赵构曾在此地落脚,百姓为此架桥,赵构脱困后称此地“路即桥,桥即路”,“路桥”之名由此而来。
明清时期,十里长街达到鼎盛,成为浙东南的商业中心。街上有“廿五间”商铺,各类商品应有尽有。古时唱戏依据时令,十里长街上的河东庙秋季有戏,此时日暖夜凉,百姓“上半夜看戏穿单衫,下半夜看戏穿长衫”,久久不愿散场。
十里长街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不施彩绘,“不厦两头”,灰雕是最大的亮点。灰雕之“灰”为蛎灰,一种用牡蛎壳煅烧而成的建筑材料。古代百姓信仰“象天法地”,在屋脊、廊下、墙体上雕刻出与自然相关的图案。这些灰白雕塑或作鱼形,或化龙身,或为火焰,或成海浪,诉说着沿海人家祈盼出入平安、年年有余的朴素情感。
古今交融的新面貌
2024年的改造提升,让十里长街焕发出新的活力。改造后的长街,既保留了原有的历史风貌,又融入了现代商业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古今交融”特色。
新业态的引入是此次改造的一大亮点。在保留传统商铺的基础上,长街引入了新型零售、文创、餐饮等新业态。HARMAY话梅市集、梵几咖啡等品牌相继入驻,为老街注入了新的商业活力。同时,长街还打造了智慧商圈,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游客体验。
文化活动的创新让十里长街更具吸引力。春节期间,长街举办了各类非遗表演和民俗活动,如英歌、花灯、汉服走秀等,吸引大量游客。非遗市集上,路桥保安剪纸、灰雕、草编等非遗项目让游客流连忘返。作为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街区,十里长街还定期举办“廿五间”大宋集市、非遗嘉年华、戏剧节等活动,让传统文化以更生动的形式呈现。
文化传承与商业繁荣的双赢
改造后的十里长街,不仅保留了历史文化价值,更焕发出了新的商业活力。据统计,开街至今客流量已超1600万人次,最高日流量达20万人次。年轻人成为长街的主要客群,他们在这里喝喝茶、吹吹风,体验传统美食,感受文化氛围。
十里长街的改造,是台州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生动实践。它不仅延续了千年商都的繁华记忆,更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条承载着台州人乡愁的老街,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