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多序列MRI影像组学在脑膜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多序列MRI影像组学在脑膜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84097606_121065696

脑膜瘤是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占所有原发性脑肿瘤的36%。目前,脑膜瘤的术前诊断主要依赖常规影像学评价,但这些方法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局限性。影像组学通过算法将高维图像信息转化为丰富的数学数据,提供了一种客观、定量的方法来解析成像数据。德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张勇教授团队采用多种分类器进行建模,纳入更多实际临床工作中需要鉴别诊断的病种,探索更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鉴别诊断模型。

背景介绍

脑膜瘤是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占所有原发性脑肿瘤的36%,它主要起源于蛛网膜帽细胞,好发于老年女性。目前,脑膜瘤的术前诊断高度依赖常规影像学评价,这些基于个人视觉和临床经验积累的诊断方法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局限性。此外,多种肿瘤和炎症性疾病都有累及硬脑膜或硬脑膜下间隙的倾向,例如,以硬脑膜为基础的脑转移瘤、淋巴瘤、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细胞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 hemangiopericytoma,SFT/HPC)以及结节病和结核都有类似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而这些病变的治疗和预后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术前精确诊断可以指导临床制订最佳治疗策略,改善患者预后。

影像组学通过算法将高维图像信息转化为丰富的数学数据,提供了一种客观、定量的方法来解析成像数据,而不是依赖人类有限的视觉观察进行主观、定性的描述;此外,放射组学分析产生的海量信息提供了视觉上难以察觉的放射学到组织病理学的肿瘤信息,为其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了技术基础。

近年来,影像组学在脑膜瘤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鉴别诊断、术前分级、分子病理预测及预后等方面均有相关研究。在鉴别诊断方面,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鉴别诊断的病种单一,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有限。此外,考虑到建模中使用的分类器是影响模型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德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张勇教授团队研究采用多种分类器进行建模,纳入更多实际临床工作中需要鉴别诊断的病种,旨在探索更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鉴别诊断模型。

该项目受到德阳市科技局科技创新指导类项目(2021SZZ079)的资助。

张勇教授简介

张勇,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川北医学院放射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专业特长:神经影像学,腹部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影像组学与人工智能。

社会兼职:四川省医学会数字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介入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德阳市卫健系统专业学术带头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同行评议审稿专家。

获得奖项:德阳市优秀科技论文奖,德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参考文献

  1. 鲁忠燕,张勇,刘祥雏,等.多序列MRI影像组学在脑膜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磁共振成像,2024,15(5):47-54.
    DOI:10.12015/issn.1674-8034.2024.05.009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