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金鲳鱼:年鱼经济新机遇
湛江金鲳鱼:年鱼经济新机遇
在广东湛江的深远海区域,一个个漂浮在海上的深海网箱,成为了金鲳鱼的“家”。作为全国最大的金鲳鱼养殖基地,湛江2021年金鲳鱼产量达9.5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近40%,产业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带动就业100多万人。近年来,湛江市持续推出相关政策推动深海网箱养殖发展,金鲳鱼产业正向深加工方向发展,推出预制菜等新产品。
从传统养殖到现代化渔业
金鲳鱼,学名卵形鲳鲹,是一种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的鱼类,广泛分布在中国东南沿海。其肉质鲜美,骨刺少,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湛江位于雷州半岛,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金鲳鱼养殖。
早在20世纪90年代,湛江就开始尝试金鲳鱼养殖。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养殖技术不断进步,从最初的近海网箱养殖,发展到现在的深远海智能化养殖。2021年10月,湛江市被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中国金鲳鱼之都”称号,标志着金鲳鱼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政策支持推动产业升级
广东省和湛江市高度重视金鲳鱼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22年,湛江市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推动湛江市水产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广东省政府发布《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推动打造湛江水产预制菜美食之都。
在政策引导下,金鲳鱼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2024年4月,广东最大养殖平台“恒燚1号”在湛江深海区成功落户,该平台不仅拥有巨大的养殖容量,更配备了自动化、智能化的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金鲳鱼的生长情况,为养殖户提供科学精准的养殖指导。
“年鱼经济”开启新机遇
金鲳鱼在湛江不仅是一种普通的海产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在粤语中,“鲳”与“昌”同音,象征着“年年有余、繁荣昌盛”,因此金鲳鱼成为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必备的传统美味。
近年来,湛江市抓住“年鱼经济”机遇,将金鲳鱼打造成节日礼品市场新宠。通过品牌建设、文化营销和电商推广,金鲳鱼从餐桌食材转变为特色手信,进一步拓宽了市场空间。据统计,2022年春节期间,湛江金鲳鱼销售额同比增长30%以上。
创新驱动产业链延伸
为了提升产业附加值,湛江市积极引导企业进行产品创新。一方面,开发金鲳鱼预制菜产品,如“金鲳鱼一品海鲜煲”“菠萝咕噜金鲳鱼”等,满足消费者对便捷美食的需求;另一方面,探索金鲳鱼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开发保健食品、化妆品等衍生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率。
挑战与展望
尽管金鲳鱼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市场竞争加剧,广西北海等地区也在大力发展金鲳鱼养殖,对湛江形成一定竞争压力。其次,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以应对病害防控、环保要求等挑战。
未来,湛江金鲳鱼产业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 深化科技创新,提升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
- 延伸产业链,开发更多高附加值产品
- 打造区域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休闲渔业和海洋旅游
作为全国最大的金鲳鱼养殖基地,湛江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优质海产品,更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随着“年鱼经济”概念的推广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金鲳鱼产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