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村霸”横行:乡村职场文化的毒瘤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村霸”横行:乡村职场文化的毒瘤

引用
百度
10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91%E9%9C%B8/16846567
2.
https://www.sohu.com/a/852917366_121123523
3.
http://www.cnhouji.com/news/2025/0110/11910.shtml
4.
https://hrss.ah.gov.cn/zxzx/ztzl/hebccewj/80753328.html
5.
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5/01-09/10350162.shtml
6.
https://www.egowk.com/detail/1671160497900093440.html
7.
https://m.cqzhihaolaw.com/plus/view.php?aid=64875
8.
http://www.sanweiyuan.com/news/68751.html
9.
https://www.spp.gov.cn/spp/zdgz/202405/t20240529_655562.shtml
10.
https://gonganting.yn.gov.cn/mPages_6445_858919.aspx

2025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5件依法惩治农村黑恶犯罪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案件令人震惊: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的欧阳某臣,自小好勇斗狠,曾因聚众斗殴致多人受伤,形成以自己为组织者、领导者的黑社会性质组织。该组织通过开设赌场、高利放贷等手段聚敛钱财,实施大量违法犯罪活动,对当地地下赌场形成非法控制,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这起案件只是近年来“村霸”问题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个别村干部沦为“村霸”的现象频发,严重破坏了乡村职场文化和政治生态。这些“土皇帝”式的村霸不仅操纵选举、开设赌场,还暴力抗法、霸占资源,呈现出乱政、抗法、霸财和行凶四大特征。

01

“村霸”现象的特征与危害

“村霸”一般是指为祸中国乡村的恶势力,这些恶势力包括农村的地痞、流氓、无赖、宗族恶势力。他们横行中国乡里、欺压百姓,侵蚀中国基层政权。其主要特征包括:

  1. 横行乡里,称霸一方,严重干扰破坏村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2. 无事生非、无理取闹、打架斗殴、聚众闹事,危害农民群众利益
  3. 倚强凌弱、强拿强要、强买强卖,欺行霸市或坐地纳贡
  4. 有组织、有纪律、有固定成员,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5. 对乡村干部不满,寻衅滋事、无理取闹
  6. 诬告陷害,利用热点难点、矛盾纠纷煽动群众
  7. 受雇于人、充当打手,残害无辜

“村霸”现象的危害不容忽视。他们不仅侵犯村民的合法权益,还严重干扰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些“村霸”甚至通过操纵选举、拉拢腐蚀基层干部等方式,试图将自己或亲信安插到村两委班子中,进一步巩固其势力范围。

02

“村霸”案件的具体表现

近年来,各地陆续查处了一批影响恶劣的“村霸”案件,其中一些典型案例令人触目惊心:

  • 河北省定州市泉邱二村原村主任孟玲芬,因殴打记者而出名,被网友称为“最牛村主任”。她利用村干部身份,组织家族成员和社会人员,采用暴力及恐吓手段,进行寻衅滋事、破坏生产经营、滥伐林木、敲诈勒索、非法占用农用地、诈骗、职务侵占等多种违法犯罪活动。

  • 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五间房村的陈海涛,通过开设赌局和暴力追债成为村里的有钱人,还通过伪造入党材料成为村党支部书记。他非法占用土地600多亩,违规承揽惠农工程,多次组织他人赴澳门、缅甸赌场赌博。

  • 福建省霞浦县的刘某良,为非法占用、破坏农村资源,攫取个人经济利益,以血缘、姻亲、朋友等关系为纽带,逐步形成黑社会性质组织。该组织通过堵路、挖坑等手段强揽工程,在山场肆意毁坏群众坟墓、林地、农作物,非法占用林地、旱地取土,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使林地、农用地受到严重毁坏。

03

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治理措施

面对“村霸”问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1. 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关于充分发挥检查职能依法惩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犯罪积极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意见》,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坚决依法惩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犯罪。

  2. 建立惩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犯罪的长效机制,加强检察、纪检监察、公安、社会综治的协作配合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尤其要突出打击为其充当“保护伞”的职务犯罪。

  3.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巩固专项斗争成果的意见》,正式转入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重点建立健全源头治理的防范整治机制、智能公开的举报奖励机制、打早打小的依法惩处机制、精准有效的督导督办机制、激励约束的考核评价机制、持续推进的组织领导机制。

  4. 各级党委和成员单位保留相应领导和办事机构,做到思想不松、机构不撤、队伍不散、力度不减、标准不降,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实现常态化运行。

  5. 建立全国扫黑办智能化举报平台(12337),对收到的群众举报线索实行全流程自动化处理,实现统一分流、交办、督办和反馈。

  6. 对涉黑涉恶犯罪案件,一律深挖背后腐败问题;对黑恶势力“关系网”、“保护伞”,一律一查到底,严肃处理,绝不姑息。既要查办黑恶势力犯罪,又要追查黑恶势力背后的“关系网”、“保护伞”,还要倒查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和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

04

结语

“村霸”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民众的共同努力。一方面,要继续保持对“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的严打高压态势,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的方针;另一方面,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村民法治意识,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从根本上消除“村霸”滋生的土壤。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乡村的和谐稳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创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