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推荐:感冒期间怎么吃?
首都医科大学推荐:感冒期间怎么吃?
随着寒潮一波波抵达,北方多地气温下降明显,呼吸道疾病仍处于高发状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贾平平针对感冒期间的饮食给出了专业建议:合理的饮食能帮助身体增强自然防御机制,促进康复。
感冒期间的饮食原则
保持充足水分:感冒时,身体需要充足的水分来帮助排出体内的病毒和毒素。增加水分摄入(如水、果汁、清汤)有助于缓解喉咙痛和咳嗽,并维持身体电解质平衡。建议采用“少量、多次”的饮水方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对肾脏造成额外负担。
适量摄入蛋白质: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维护免疫系统所必需的营养素。感冒时,身体需要更多的蛋白质来帮助恢复体力。可以选择鱼、肉、蛋、豆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 维生素C:虽然科学研究对其防治感冒的效果存在争议,但通过食用新鲜蔬菜水果来获取维生素C是推荐的做法。
- 锌:作为维持免疫系统正常运作的重要微量元素,锌能促进白细胞生成。牡蛎、红肉、家禽和燕麦都是良好的锌来源。
- 维生素D:对感冒和其他呼吸道感染有保护作用,尤其对患有哮喘和其他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肝脏、蛋黄、鱼类、乳制品等食物富含维生素D,同时晒太阳也有助于人体自然合成。
- 维生素E:具有增强免疫力和降低感染风险的功效,常见于植物油(如葵花油、黑芝麻油)和坚果中。
补充益生菌:研究显示,益生菌能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减少感冒症状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酸奶、味噌等发酵食品是常见的益生菌来源。
适当食用辛辣食物:大蒜、生姜、咖喱、芥末、洋葱等辛辣食物能够通过刺激黏膜清除充血,有助于缓解感冒的不适症状。
减少高糖食物摄入:高糖饮食会降低免疫系统功能,增加感染风险。同时,糖还会消耗体内重要的抗感冒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和维生素B。
各类食物的适宜性
主食类: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高粱等粗纤维含量较高的食材,因为感冒时胃动力较弱,难以消化的食物会加重肠胃负担。可以适量食用小米粥、大米粥等清淡食物。
蔬菜水果: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获取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但需注意,水果的摄入量应适中,避免过多的果糖影响免疫功能。
肉类:选择易消化的蛋白质来源,如鸡肉、鱼肉等。避免油腻和难以消化的肥肉。
饮品:多喝白开水或清汤,避免含糖饮料。可以适量饮用无糖绿茶,其中的儿茶素有助于提升免疫力。
忌口:避免食用咸、甜、腻的食物,忌食烧烤煎炸等刺激性食物。同时应戒烟限酒。
特殊人群的饮食建议
儿童:感冒时食欲可能不佳,可以尝试给予温热的粥类,如红豆红枣粥、山药粥等,既容易消化,又能帮助身体发汗,祛除风寒。
老年人:由于免疫力较低,需要特别注意饮食安全,避免生食。同时,应确保摄入足够的Omega-3脂肪酸,以维持免疫系统功能。
慢性病患者:如哮喘、糖尿病等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既要满足病情需要,又要增强免疫力。
总之,感冒期间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注重营养均衡。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有助于身体恢复。如果感冒症状持续严重或出现其他并发症,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