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禄丰古猿揭示人类直立行走之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禄丰古猿揭示人类直立行走之谜

引用
中国科技网
6
来源
1.
https://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402/aedc03c8614944099bc463461d67b054.shtml
2.
https://www.cas.cn/cm/202402/t20240226_5006088.shtml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15A00RC100
4.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339.shtm
5.
https://www.ivpp.ac.cn/xwdt/ttyw/202403/t20240305_7013596.html
6.
http://www.news.cn/tech/20240208/bf420763db5f4f1789db00b0d3ea9800/c.html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团队通过对700万至800万年前禄丰古猿骨骼内耳的分析,发现其运动方式与人猿分异时的祖先非常相似,这为理解人类双足行走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研究结果表明,禄丰古猿型的运动方式可能是人类直立行走的关键节点之一。这一发现不仅推进了对人类演化历程的理解,也引发了关于人类如何一步步成为现代人的深入思考。

01

禄丰古猿:揭秘人类直立行走的关键线索

禄丰古猿生存于距今1250万至620万年前的晚中新世,其化石在云南的开远、元谋、禄丰、昭通和保山等地都有发现。1975年至198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和云南考古所在禄丰县的石灰坝村附近,联合发掘出多个禄丰古猿头骨化石,这些化石曾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是研究人猿演化关系的重要依据。

02

创新研究方法:内耳结构揭示运动方式

研究团队采用了一种创新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内耳结构来推断古猿的运动方式。内耳迷路是哺乳动物颅骨内部一个感受运动和平衡的器官,其形态与运动方式密切相关。与传统的头后骨骼研究相比,内耳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1. 演化保守性:内耳结构不易受个体后天影响,能更好地反映祖先状态。
  2. 形态关联性:与运动方式有较强的相关性,能提供更准确的演化信息。

研究团队利用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的多尺度多模态综合成像平台,对40多年前发现的禄丰古猿头骨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重新发现了被挤压入颅腔的破碎变形的岩骨,并通过自主开发的图像处理流程,重建了内耳迷路的精细结构。

03

重大发现:禄丰古猿的运动方式特征

几何形态学分析结果显示,禄丰古猿的内耳迷路结构具有独特的特征:

  • 与现生猿类相比,禄丰古猿的半规管形态介于长臂猿和非洲猿类之间。
  • 与南方古猿相比,禄丰古猿的内耳结构更接近人猿共同祖先的状态。

研究者总结出猿类运动方式的三段式演化模式:

  1. 早期猿类干群:具有长臂猿式的运动方式,主要适应树栖生活。
  2. 中新世猿类冠群:演化出禄丰古猿型的运动方式,兼具悬摆、四足行走和直立行走。
  3. 早期人类祖先:从禄丰古猿型运动方式进一步演化,最终形成人类特有的直立行走方式。
04

科学价值与未来展望

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人类直立行走的起源,还为我们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演化的影响提供了新视角。研究显示,距今320万年前的全球气温骤降显著加速了直立行走的演化进程。而禄丰古猿由于生活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特殊环境,保留了更多原始猿类特征,为研究人猿分异前的祖先状态提供了重要线索。

这一突破性研究为进一步探索人类起源和演化开辟了新途径。通过结合多学科方法,科学家们有望更深入地揭示人类如何从古猿祖先一步步演化成现代人的奥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