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跃居中国百强第46位!经济文旅科创齐发力,未来可期
台州跃居中国百强第46位!经济文旅科创齐发力,未来可期
近日,品牌价值评估机构GYBrand发布的《2024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显示,台州市位列第46位。这一排名不仅体现了台州在经济实力、基础设施、营商环境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水平,更彰显了这座千年古城在新时代的蓬勃生机。
经济发展:民营经济焕发新活力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祥地,台州在2023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市生产总值预计增长4.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和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更是增长了12.1%。这些数据背后,是台州民营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2023年,台州有5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新增上市公司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家,市场主体总量达到91万户,总量增幅居浙江第3。
文旅融合:打造文旅发展新高地
台州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2024年,台州集中签约9个重大文化和旅游项目,总投资超50亿元。这些项目涵盖文旅综合体、文旅产业融合、乡村休闲旅游等多个领域,旨在进一步发挥和合文化“包容并蓄、和谐共生”的精神,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其中,寒山文化产业园项目计划投资5.3亿元,将建设寒山文体中心、后岸矿坑EOD综合开发、寒山景区二期开发三大板块。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举办规模文体赛事超百场,接待游客人次超50万,带动旅游综合收入5000万元以上。
科技创新:构建创投生态新体系
科技创新是台州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台州市科创集团聚焦“5+5+6”产业体系,重点构建完善科创基金矩阵。2024年,集团累计设立基金39只,构建总规模逾450亿元的科创基金矩阵,带动超过150亿元社会资本,支持近300个产业项目。
在项目投资方面,台州瞄准战略新兴产业,提前谋划未来产业,布局前瞻性产业项目。例如,推动北航长鹰无人机、清陶新能源等多个重大项目落地,助力台州无人机产业链发展壮大。
基础设施:交通建设提级扩容
交通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基石。2024年,台州公运中心围绕省中心“六大专项行动”和市交通运输局综合交通提级扩容工作部署,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
在公路养护方面,台州累计投入约4.93亿元,实施高速公路大中修38公里、普通国道路基路面养护工程79.5公里、普通省道路基路面养护工程74公里,整治提升农村公路次差路段877公里。全市农村公路整体路况位居全省第二,普通国省道路况跃居全省第一梯队。
在交旅融合方面,温岭滨海精品旅游路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旅游公路项目名单,环神仙居旅游公路获评交通运输部“我家门口那条路——最具人气的路”,台州1号公路(玉环海山至大麦屿段)入选全国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
环境治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尽管台州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就,但环境治理仍面临挑战。根据北京大学陈松蹊教授研究团队的《空气质量评估报告(11)》,台州所在的长三角地区在2023年出现部分污染物反弹,需要重点关注。
报告指出,2023年,“3+130”城市六种污染物气象调整后的浓度综合降低了10.4%,但经济活动的持续恢复也带来了一些污染物的反弹。特别是长三角地区,除春夏8小时臭氧(O3)下降与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变化不显著外,其余四种污染物均出现反弹。这表明台州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还需持续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未来展望: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面对成绩与挑战,台州已明确未来发展目标。2024年,台州将力争完成重大项目投资1850亿元以上,引进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0个、百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个;推动海洋经济增加值突破1100亿元;争创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城市;力争引进大学生10万人以上;力争金融业增加值达到600亿元;力争新增游客300万人次以上;建成投运新台州机场,力争实现旅客吞吐量超220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8万人以上,新增技能人才2.5万人以上,力争50%行政村年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台州正以“民营经济、海洋经济、先进制造”三张金名片为引领,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虽然前路充满挑战,但台州已展现出足够的发展韧性和潜力,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