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走进集美学村:陈嘉庚的建筑传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走进集美学村:陈嘉庚的建筑传奇

引用
搜狐
10
来源
1.
https://m.sohu.com/a/777822937_121106994/?pvid=000115_3w_a
2.
https://m.sohu.com/a/823660754_121629650/?pvid=000115_3w_a
3.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323677
4.
https://www.sohu.com/a/848997572_121924581
5.
https://k.sina.cn/article_7036887304_p1a36e610800100js5u.html
6.
https://hk.trip.com/moments/detail/xiamen-21-123434424/
7.
https://www.xmtv.cn/xmtv/2024-03-22/d494e465effffc9b.html
8.
http://xm.fjsen.com/2024-03/22/content_31544389.htm
9.
https://www.fujian.gov.cn/xwdt/mszx/202412/t20241226_6598018.htm
10.
https://www.gqb.gov.cn/news/2024/1024/59270.shtml

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有一片被誉为“闽南侨乡明珠”的学村,这就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13年创办的集美学村。这里不仅是一片教育圣地,更是一座座凝聚着陈嘉庚先生智慧与心血的建筑博物馆。

01

陈嘉庚:一位建筑传奇的缔造者

陈嘉庚先生(1874-1961),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今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人。他是一位杰出的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一生兴学,先后创办或资助了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等一百余所学校,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陈嘉庚先生的建筑理念深受其廉洁精神的影响。他认为,“廉”不仅是官员最起码的为政品德,更是经商、办学时聘请各类人才最看重的品质。在集美学校校长叶渊的信中,他写道:“不贪名,不贪功,不出轨道为之廉”。这种廉洁精神深深融入了集美学村的建筑之中。

02

中西合璧的建筑瑰宝

集美学村的建筑群堪称中西合璧的典范。整体建筑风格融合了闽南侨乡特色与西方建筑元素,既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庄重典雅,又体现了西方建筑的实用功能。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南薰楼。这座始建于1955年的建筑,主楼高54米,在建成后长达20年时间里都是福建省第一高楼。南薰楼的设计独具匠心,平面布局如飞机造型,两侧附楼似展开的双翼凌云腾飞。建筑采用闽南传统的“出砖入石”工艺,全部用细纹花岗岩建造,绿瓦飞檐,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立面装饰,都成为集美的标志性建筑。

南薰楼的建设还体现了陈嘉庚先生的创新精神。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钢铁工业不发达,钢筋紧缺。陈嘉庚大胆创新,采用竹筋替代部分钢筋,以减少钢筋用量。他让人将竹子加工成2.5厘米宽的竹条,经过熏烤,再涂上桐油,既能增加竹筋的韧性,又能防虫蚁侵蚀。这种创新不仅节约了成本,还保证了建筑质量。1959年8月23日,厦门遭遇12级台风,南薰楼抵御住正面袭击,安然屹立于集美学村东南隅。

03

建筑背后的文化传承

集美学村的建筑不仅仅是砖瓦的堆砌,更凝结着陈嘉庚先生的教育理念和文化传承。以道南楼为例,这座建筑以长见称,全长130米,是集美学村最长的建筑。其命名源自《论语》中的“我道南矣”,寓意着教育的传播和文化的延续。

南薰楼的名字则来源于虞舜《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南薰楼落成时,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以“南薰”为这栋楼命名,寄托着陈嘉庚对新中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祝福,以及对学生在和煦的教育环境中天天向上、健康成长的希望。

黎明楼的设计也别具深意。楼顶露台护以灰塑造型围栏,前面正中镶嵌镌刻“黎明”的青石楼匾,旁边彩色泥塑“雄鸡报晓”栩栩如生,两边角楼的山墙上各塑着一口大铜钟,寓意闻鸡起舞,珍惜时光。该楼名寄托了陈嘉庚敦促学生刻苦学习、报效家国的愿望。

04

一座学村,百年风华

如今的集美学村,已成为厦门旅游的热点之一。这里不仅是钟灵毓秀之地,更是凝集众美的观光风景区。学村中的龙舟池节假日常举行赛龙舟,鳌园里15幅陈嘉庚先生传记浮雕诉说着这位华侨领袖的传奇人生。

2016年9月,集美学村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其融中西风格于一体的建筑风格得到了世人的认可。这些历经百年沧桑的建筑,不仅是陈嘉庚先生教育理念的载体,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见证。

漫步在集美学村,每一栋建筑都在诉说着陈嘉庚先生的故事。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正如陈嘉庚先生所言:“教育是国家之根本,建筑是教育之载体。”这些凝聚着智慧与心血的建筑,将继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