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两直”:基层调研的新风向
“四不两直”:基层调研的新风向
什么是“四不两直”?
“四不两直”是一种创新的调研和检查方式,最早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2013年提出。其核心内容包括:“四不”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两直”即直奔基层、直插现场。这种模式旨在通过突击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确保调研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四不两直”在实践中的应用
安全生产领域的典型应用
以能源监管领域为例,这种检查方式被广泛应用。例如,华中能源监管局在对重庆某电厂进行检查时,发现其贮灰场安全评估报告逾期未完成,随即下发整改通知书。该电厂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最终被立案调查并受到行政处罚。
司法系统的创新应用
安徽法院系统将“四不两直”理念融入信访工作,推行“有信必复”制度。群众来信在7日内程序性回复,3个月内实质性答复办理结果。这一举措实施不到一年,就实现了存量信访数下降98.4%,增量信访数下降98.6%,全年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4.6%的显著成效。
基层治理中的实践
在江门市的安全生产检查中,检查组采用“四不两直”方式,随机抽查村级工业园的企业。检查组直奔现场,详细查看仓库堆物、消防设备配备、应急措施落实等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提出整改要求。这种检查方式不仅提高了效率,也确保了检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四不两直”的实际成效
提升工作效率
“四不两直”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安徽法院系统为例,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信访处理流程,实现了来信网上分流、网上交转办,同时增加短信回复功能,提高了办理效率。
确保信息真实性
这种检查方式避免了提前准备和形式主义,能够直接获取一线情况。在安全生产检查中,检查组能够真实了解企业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隐患并督促整改。
减轻基层负担
“四不两直”减少了对基层的干扰,让基层单位有更多精力投入实际工作。检查组直奔现场,不需要层层陪同接待,减轻了基层的迎检负担。
基层反馈与展望
基层普遍反映,“四不两直”方式更加务实高效。检查组能够直接发现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意见。同时,这种检查方式也促使基层单位更加重视日常管理,而不是临时应付检查。
然而,这种检查方式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在某些需要详细资料审查的领域,完全采用“四不两直”可能难以全面了解情况。此外,一些安保严格的单位可能对检查人员进入现场设置障碍。
总体而言,“四不两直”作为提升调研质量、推动工作落实的有效手段,已经在多个领域展现出显著成效。未来,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这种检查方式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为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