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探访北京海洋馆:中华鲟的神秘世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探访北京海洋馆:中华鲟的神秘世界

引用
搜狐
11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98712733_121900907
2.
https://m.bjnews.com.cn/detail/1706696421168691.html
3.
https://s.visitbeijing.com.cn/gallery/23327
4.
https://vip.stock.finance.sina.com.cn/corp/view/vCB_AllBulletinDetail.php?stockid=300676&id=10407009
5.
https://www.visitbeijing.com.cn/article/47QlkpIQa7W
6.
https://www.chinanews.com.cn/sh/shipin/cns-d/2025/01-27/news1011831.shtml
7.
https://www.yfi.ac.cn/bwssdwbhxkz/wzsy.htm
8.
http://www.bj-sea.com/sciencecamp.html
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28/22/11257249_1132565089.shtml
10.
https://www.goodreads.com/questions/4676711-99367376-z
11.
https://www.xakpw.com/single/35574

北京海洋馆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水族馆之一,不仅是一座展示海洋奇观的殿堂,更是中华鲟这一古老物种的重要保护基地。在这里,你可以近距离观察到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中华鲟,了解它们在长江孕育、大海成长的一生。

北京海洋馆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集观赏、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为一体。馆内以“陶怡大众,教益学生,维系生态”为宗旨,巧妙安排了“雨林奇观”、“鲨鱼小镇”、“海底环游”、“白令海峡”、“国宝中华鲟鱼馆”、“鲸豚湾”、“海洋剧院”等七个主题的展示区域,馆内饲养和展示的海洋鱼类及生物达千余种、数万尾。

01

“厚福”的故事:一条野生中华鲟的重生

在众多展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国宝中华鲟馆”。这里生活着全国唯一一尾人工饲养的野生中华鲟——“厚福”。它的故事,见证了人类对这一古老物种的保护努力。

2014年11月,“厚福”在洄游产卵途中被渔民误捕。幸运的是,它被及时发现并成功救治。2015年,这尾体长近4米、体重约200公斤的野生中华鲟被送往北京海洋馆,开始了它的新生活。

“厚福”这个名字,寄托了人们对它康复和繁衍后代的期望。如今,这尾40岁的中华鲟已经超过了大部分同类的繁殖年纪,但它依然健康地生活在北京海洋馆,成为公众了解这一珍稀物种的窗口。

02

中华鲟:长江中的“活化石”

中华鲟是一种古老的鱼类,与恐龙同期生活,被誉为“水中活化石”。它们属于溯河产卵洄游型鱼类,90%的时间都在海洋里生活,等到性成熟后才会回到长江上游产卵。

中华鲟的体型庞大,成年个体可达4米以上。它们的背部披着菱形的“盔甲”,尾巴轻轻摆动时显得格外优雅。然而,这位“长江鱼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

03

濒危的“水中大熊猫”

根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危起伟的介绍,中华鲟的自然繁殖已连续中断7年,目前处于极度濒危状态。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主要有:

  • 产卵场的丧失:葛洲坝截流前,长江上游曾有600多公里、20处中华鲟产卵场,如今只剩葛洲坝下游不到4公里长、不到1平方公里的产卵区域。
  • 种群数量锐减: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目前的中华鲟资源量已不足1%。每年到达葛洲坝下产卵场的繁殖亲鱼数量从2000多尾下降到10尾左右。
  • 环境变化:三峡截流后,长江水温降温变慢,导致中华鲟的自然繁殖时间推迟,影响了后代的存活率。
04

最新的保护进展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但保护工作从未停止。2025年1月,江西省湖口县的长江鄱阳湖水生生物保护基地迎来了20条珍贵的中华鲟和长江鲟。这批珍贵的“新住客”将在经过观察暂养后,于春节假期与公众见面。

专家预计,通过持续的保护努力,中华鲟的自然繁殖有望在2036年后恢复。这一时间表虽然遥远,但每一个保护行动都在为这一目标贡献力量。

05

共同守护“水中大熊猫”

中华鲟的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北京海洋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平台,更是一个科普教育基地。通过近距离观察和了解,公众可以更好地理解保护这一物种的重要性。

作为普通公民,我们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参与保护:

  • 关注并传播中华鲟保护的相关信息
  • 支持相关的科研和保护项目
  • 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减少污染
  • 参与环保组织的志愿活动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中华鲟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正如危起伟研究员所说:“中华鲟没有主动放弃繁殖,做中华鲟保护的人也没有放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