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气象条件如何影响空气中的微生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气象条件如何影响空气中的微生物?

引用
中国科学院
11
来源
1.
http://www.im.cas.cn/xwzx2018/kyjz/202410/t20241023_7406677.html
2.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5-01-27/doc-inehkazm9205225.shtml
3.
https://www.cenews.com.cn/news.html?aid=1184137
4.
https://www.atlascopco.com/zh-tw/compressors/industry-solutions/food-beverage/microorganisms-in-compressed-air
5.
https://www.encyclopedie-environnement.org/zh/vivant-zh/plants-that-live-on-air/
6.
http://www.qxkp.net/zxfw/shqx/202412/t20241224_6756557.html
7.
https://sigmaearth.com/zh-CN/%E6%B0%94%E5%80%99%E5%8F%98%E5%8C%96%E5%A6%82%E4%BD%95%E5%BD%B1%E5%93%8D%E7%9A%AE%E8%82%A4%E5%BE%AE%E7%94%9F%E7%89%A9%E7%BE%A4/
8.
https://www.eurovent-certification.com/zh/category/article/what-is-indoor-air-quality?universe=air-quality-and-ventilation
9.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5318
10.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A9%BA%E6%B0%94
11.
https://www.forwardpathway.com/130879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温廷益研究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重要论文,揭示了气象变化对城市大气病毒组的遗传多样性和传播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天气条件下,大气病毒群落的组成存在显著差异。这一发现不仅深化了我们对大气病毒生态学的理解,也为预测和防控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01

温度与湿度:微生物生长的关键因素

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其中温度和湿度最为关键。研究表明,大多数微生物在25-40°C的温度范围内生长最为旺盛,而湿度则需要保持在75%以上。当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或者湿度过低时,微生物的生长都会受到抑制。

例如,在食品工业中,为了防止压缩空气中微生物的生长,通常会采用无油压缩机,并将温度控制在180°C以上。虽然这样的高温可以有效杀死大部分微生物,但由于持续时间不足,还不能达到完全消毒的效果。因此,控制温度和湿度是防止微生物生长的关键措施。

02

极端天气:疾病传播的助推器

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热浪和寒潮,都会对传染病的传播产生重要影响。

  • 极端暴雨:暴雨不仅会导致洪水,还会通过水体传播病原微生物,增加传染病的风险。2020年印度季风期间,强降水与新冠感染病例的增多呈现出显著的滞后相关性。洪水破坏了下水道系统,使废水中的病原微生物渗透到饮用水源中,进而引发水传播疾病。此外,洪水期间基础设施的破坏导致难以保障疫情防控的社交距离,进一步加剧了病毒传播。

  • 高温热浪:过去人们普遍认为高温和强紫外线能够减缓病毒传播,但最新研究发现,热浪天气反而会加速疫情蔓延。2022年夏季,意大利的新增病例数比2021年增长了13.8倍,非洲部分地区如突尼斯和埃塞俄比亚,病例增长也超过了200%。高温天气导致人们外出活动增加,尤其是购物和集会,这直接促进了病毒的传播。

  • 低温寒潮:寒潮期间,传染病的死亡率会大幅上升。以日本为例,2022年冬季,虽然新增传染性疾病数比夏季下降了13.7%,但相关的住院和死亡人数分别增长65.3%和157.1%。低温环境下,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气溶胶传播效应明显增强,导致疾病的重症率和死亡率上升。同时,寒潮天气导致免疫力下降,病毒传播速度加快。

03

科学应对:监测与预防

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挑战,我们需要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首先,应加强对大气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测,深入分析气象要素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机制。其次,需要建立基于不同气象条件的疫情监测和响应机制,完善针对极端天气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最后,应制定适应性强的协同管理政策,以应对热浪和传染病并存的复杂局面。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天气事件将更加频繁,这无疑会增加传染病传播的风险。因此,加强环境监测、气候预测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为应对多重气候健康风险做好充分准备,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