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1号线支线和平谷线,你更期待哪个?
北京地铁1号线支线和平谷线,你更期待哪个?
北京地铁1号线支线和平谷线(22号线)是当前北京轨道交通建设的两条重要线路,它们各有特色,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使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条线路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展望。
基本情况对比
1号线支线全长21公里,设10座车站,最高时速80公里,采用B型车6辆编组。线路西起青龙湖东站,北至八角游乐园站,主要服务于丰台区和石景山区的交通出行。
平谷线全长82公里,设22座车站,最高时速160公里,采用市域D型车8辆编组。线路西起朝阳区东大桥站,东至平谷区平谷站,串联北京东部多个重点功能区,并首次跨越省域,连接河北燕郊地区。
技术创新亮点
1号线支线在建设中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云岗站—后吕村站区间首次运用的钢结构支撑膜结构罩棚。这种罩棚采用蓝白两色,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不仅美观,还具有良好的隔音降噪效果。据京投轨道公司一分公司工程部主管工程师周友良介绍,采用膜结构罩棚后,噪声同比下降约60%,扬尘同比下降95%以上,极大减少了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
平谷线则采用了市域快线模式,选用最高时速160公里的市域快车。这种设计使得从政务中心站、燕郊站、平谷站到东大桥站的最短时间分别只有23分钟、32分钟和55分钟。同时,平谷线在北京地铁线网规划中属于“市域快线”,未来可实现“一干多支”的网络化运行效果。
区域发展影响
1号线支线的建设将极大改善丰台河西地区的交通状况。线路串联首钢高端产业综合发展区东南区、园博园等沿线多个重点功能区,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的网络连通性,打通丰台河西、河东阻隔,提升西南地区交通出行品质。
平谷线作为京津冀首条跨区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其意义更为重大。它不仅能够缓解燕郊地区的通勤压力,预计可承担43%的燕郊进京客流,还能构建北京东部的快速通道,串联CBD核心区、定福庄组团、副中心、燕郊、平谷新城等重点功能区。平谷线的建设将为平谷区和中心城之间增加一条快速稳定的大运量客运通道,从平谷站出发到东大桥站全程旅行时间快车约49分钟,普通车约74分钟,平谷到副中心约30分钟。
建设进展
1号线支线工程已纳入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北京市重点工程计划。目前,丰台区段部分点位已开工建设,已有9座车站、3个区间、1个停车场共计13个工点进场施工。
平谷线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全线22个土建标段中已有19个进场,18个标段实现实质性开工。较早开工的管庄站、政务中心站、政务中心东站、马昌营站、马坊站、平谷站、神威大街站、潮白大街站已完成结构封顶,再算上由预留或代建等形式完成主体结构封顶的通州北关站和城市副中心站,22号线已有近半车站实现主体结构封顶的目标。
未来展望
1号线支线作为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中的重要织补、加密线路,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的网络连通性,打通丰台河西、河东阻隔,提升西南地区交通出行品质,支撑和带动丰台河西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平谷线则将构建东大桥站、副中心站、燕郊站三个枢纽点。除了与12条地铁线实现换乘外,平谷线还将与两条城际铁路、两条市郊铁路有效衔接,促进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各站均设置交通接驳设施,并在外围设置了5处P+R停车场,与地面交通良好衔接。
这两条线路都体现了北京地铁建设的最新技术水平,也反映了北京轨道交通发展的不同方向。1号线支线着重于城市内部交通改善和区域平衡发展,而平谷线则着眼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跨区域交通一体化。你更期待哪一条线路呢?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