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地铁首创“无人机+量子技术”智能巡检新模式
合肥地铁首创“无人机+量子技术”智能巡检新模式
近日,合肥地铁正式上线运行全空间智能感知巡检系统,该系统融合了低空智能巡检与量子精密测量两大核心技术,这种技术模式为国内首创。
无人机巡检:地铁安全的“空中卫士”
在合肥地铁4号线沿线,一架无人机正在按照预定航线进行巡检。这是合肥地铁创新应用的低空智能巡检系统,由中国通号同合肥轨道联合研发。该系统利用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和AI智能识别技术,可以自动识别大型施工机械、车辆以及违规操作等风险点。
相比传统人工巡检,无人机巡检具有“跑得快、站得高、看得远”的优势。据合肥轨道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无人机巡检效率是人工巡检的2-4倍,而且具有机动性强、自动化水平高、投入成本低的特点,能够大幅减少人力需求,提高巡检质量。
量子技术:地下监测的“隐形哨兵”
在地下,量子精密测量技术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合肥轨道创新应用的轨道安全光纤智能预警系统,由智地感知(合肥)科技有限公司同合肥轨道联合研发。该系统将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应用到分布式光纤传感领域,把隧道内的一根普通光纤变成具有听声辨位能力的“哨兵”。
这套系统不仅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监测,还具有智能识别入侵信号的能力。据项目负责人介绍,系统能够精准识别和定位各种异常情况,如非法入侵、结构变形等,预警时间从过去的数分钟缩短至秒级,大大提高了应急响应速度。
创新融合:地铁安全的“双保险”
无人机巡检系统和量子监测系统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了两者的优势。无人机负责地面和空中的全方位监测,量子系统则专注地下监测和预警,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起立体化的安全防护体系。
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巡检效率和精度,还大幅增强了地铁系统的安全性。据统计,自系统运行以来,合肥地铁的故障研判准确率提升了15.6个百分点,平均抢修恢复时间缩短了近10分钟。
未来展望:智慧交通的新篇章
合肥地铁此次创新实践,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维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这种“无人机+量子技术”的智能巡检模式有望在更多城市推广应用,为智慧交通的发展注入新的科技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