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安定医院王娣主任教你中医养生告别坏情绪
北京安定医院王娣主任教你中医养生告别坏情绪
北京安定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王娣教授指出,夏季是养生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对于情绪调节而言。中医认为,夏季与心脏相对应,养心是夏季养生的核心。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恰当的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改善情绪,提升生活质量。
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夏季阳气旺盛,人体的新陈代谢也达到一年中的高峰。此时,养心成为养生的关键。《黄帝内经》中提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养长之道也。”这意味着夏季应该晚睡早起,保持愉快的心情,切勿发怒,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
养心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睡眠。中医推荐食用酸枣仁、莲子等食材,这些食材具有宁心安神的功效。例如,酸枣仁可以煮粥食用,有助于养护心脏。睡眠不好的人,还可以配合放点莲子,清心安神。
除了饮食调理,夏季还需要注意消暑和护脾胃。由于夏季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应及时补充水分,并食用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如山药、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等。同时,夏季是脾胃最为脆弱的时候,应避免食用冰镇食物,选择薏米、茯苓、白扁豆、赤豆、丝瓜等健脾益胃的食材。
情绪与脏腑的关系
中医认为,人的情志与脏腑功能、身体气血密切相关。例如,肝主疏泄,对调畅情绪有关键作用;心主血脉,与情绪的稳定密切相关;脾主运化,情绪波动会影响脾胃功能。因此,情绪问题往往需要从整体上进行调理。
针对不同的情绪问题,中医提供了多种调理方案:
郁闷叹气:可选用柴胡疏肝散,由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炙甘草组成,能够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忧郁烦躁:适合使用逍遥丸系列,其中逍遥丸适用于肝郁脾虚,丹栀逍遥丸适用于肝郁化火,加味逍遥丸则更注重补血养血。
气郁咽堵:推荐半夏厚朴汤,由法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梗组成,能够疏肝、化痰而消除梅核气。
低落疲惫:归脾汤是理想选择,包含黄芪、党参、白术、茯神、甘草、当归、龙眼肉、远志、木香等药物,具有补益心脾的功效。
悲伤想哭:甘麦大枣汤效果显著,由甘草、浮小麦、大枣组成,能够养心安神、缓急和中。
压抑恍惚:百合地黄汤是常用方剂,百合养阴安神,生地黄养阴凉血除烦,可清除气血之热。
实用养生建议
饮食调理:夏季饮食应以清淡、新鲜、易消化为主,多吃蔬果、蛋类、豆制品等,少食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推荐食用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凉粉、龟苓膏、赤豆糕、酸梅汤、菊花茶等清凉食品,既能解暑祛湿、健脾益肾,又能抑菌杀菌、预防肠道病。
运动安排:夏季运动建议在下午进行,避免晨练时的污染和高温。健康老人在运动时需做好检查与测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加强家庭防护意识,多发病易发病的老人应随身携带有关药物。运动方式可选择打太极拳、做操等温和的活动。
生活作息:夏季应调摄起居,符合自然界阳长阴消的规律。饭后不要立即躺卧,应稍作活动以助消化。建议早起晚睡,并养成午睡习惯以补充夜眠不足。睡觉时避免直接对着风扇或空调,以免引发面神经炎等疾病。
心理调适:夏季容易出现情绪中暑,尤其是老年人如果“发火”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甚至发生猝死。因此,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过度激动非常重要。
环境调节: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左右,最高不超过30℃,湿度在60%上下。窗户宜悬挂淡绿色或浅蓝色窗帘,以增添阴凉幽静的感觉。适当在室内种植绿化植物,可以保持空气清新和温度适宜。
通过上述养生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夏季情绪问题,提升整体健康水平。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调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同时,如果情绪问题持续存在,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