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郁南县:广东省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魅力
探访郁南县:广东省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魅力
2013年,广东云浮市郁南县河口镇的一处普通山丘上,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枚距今约60万至80万年前的古人类牙齿化石。这一发现不仅将广东最早的人类活动历史提前至旧石器时代早期,更让这座名为“磨刀山”的小山丘成为了“最早广东人”的发源地。
2023年,郁南县被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核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这一称号的获得,既是对郁南县丰富文化遗产的认可,也是对其在文物保护和利用方面创新实践的肯定。
作为广东最早人类活动的见证,磨刀山遗址的保护工作一直备受重视。2025年1月15日,《云浮市磨刀山遗址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广东首个针对单一考古遗址的地方性保护法规。条例明确了遗址保护的管理机制,规范了保护与利用的具体措施,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遗址保护工作。
在文物保护方面,郁南县积极运用新技术手段。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郁南县率先引入北斗定位仪等设备,提升了文物登记的精确度。同时,无人机航拍技术的应用,使得文物点的测绘更加全面和精细。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文物保护提供了更科学的数据支持。
在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方面,郁南县同样走在前列。磨刀山遗址公园于2017年开始建设,2024年启动实体化运行。公园内不仅有遗址展示馆、考古工作站等设施,还通过数字化手段还原了古人类的生活场景,让游客能够直观感受远古文明的魅力。
除了磨刀山遗址,郁南县还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产。兰寨村古建筑群、七堡义勇祠等文物建筑,经过修缮保护后,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文旅地标。这些文物点不仅展示了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郁南县的禾楼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种起源于秦代的祭祀舞蹈,不仅是庆祝丰收的传统仪式,更是研究岭南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郁南县通过举办禾楼舞文化节等活动,积极推动这一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推广。
作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郁南县在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方面持续发力。通过立法保护、科技创新、活化利用等多维度举措,郁南县不仅守护了珍贵的文化遗产,更为岭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