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鸡防病秘籍:从源头控制
春季养鸡防病秘籍:从源头控制
春季是养鸡的关键时期,也是疾病高发季节。据统计,每年春季,特别是四五月份,鸡的呼吸道病发病率显著上升,常见的有气囊炎、支气管堵塞、黑肺和支气管炎等。这些疾病不仅影响鸡的生长发育,还可能导致死亡率上升,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因此,做好春季养鸡的疾病预防工作至关重要。
春季鸡病高发的原因
春季鸡病高发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气温变化大:春季气温回暖但不稳定,昼夜温差较大,容易导致鸡只受凉,引发呼吸道疾病。特别是在冷应激反复发生且环控诱因没得到及时改善时,即使用药也难以恢复健康。
病毒活跃:春季是病毒活跃期,特别是禽流感H9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这些病毒在温差变化大的刺激下更容易激活,导致鸡群发病。
应激因素:春季气候变化频繁,加上光照不足,容易引起鸡群应激反应,导致免疫力下降。此外,环境污染、噪音惊吓、转舍并群等也会成为应激源,增加疾病风险。
从源头控制疾病的具体措施
1. 环境控制
温度管理:保持鸡舍温度在13-20℃之间,最适宜温度为18℃。当温度低于13℃时,鸡的采食量会增加但产蛋量下降。注意防止贼风侵袭,减少温度波动。
湿度控制:保持鸡舍内相对湿度在50%-70%之间,湿度过高会滋生细菌,过低则容易引起呼吸道干燥。
通风换气:良好的通风可以减少舍内氨气含量,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但要注意避免直吹冷风,防止鸡只受凉。
2. 卫生管理
定期消毒:建立健全卫生消毒制度,对鸡舍、用具和环境进行定期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粪便清理:及时清理鸡舍内的粪便,保持清洁干燥的环境,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免疫接种: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重点预防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毒性疾病。
3. 营养保障
合理配制饲料:确保饲料中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均衡。特别是维生素D和钙磷的含量,对骨骼发育和蛋壳质量至关重要。
适量补充:在初春温度较低时,适当增加能量饲料的比例,帮助鸡只抵御寒冷。但要避免过度饲喂导致脂肪肝等问题。
4. 应激管理
稳定环境:尽量减少环境变化对鸡群的影响,避免频繁转舍并群。在必须进行转舍时,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减少应激反应。
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确需用药时要在兽医指导下进行,防止药物残留影响鸡只健康。
日常观察:加强日常巡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一旦发现病鸡,立即隔离治疗,防止疾病扩散。
结语
春季养鸡防病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环境控制、卫生管理、营养保障和应激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通过科学的管理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疾病发生率,保障鸡群健康,提高养殖效益。记住,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只有从源头控制疾病,才能真正实现健康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