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携手多家企业打造产学研合作新标杆
天津大学携手多家企业打造产学研合作新标杆
近日,天津大学与多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共建联合实验室,开展产学研合作,为天津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校企合作,双方致力于培养数字人才,共同推进高质量发展。
AI联合实验室:校企合作新典范
2024年3月25日,天津大学与清微智能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成立AI联合实验室。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党委书记魏建国教授、副主任喻梅教授等与清微智能CEO王博、执行总裁邱召强共同出席签约及揭牌仪式。
魏建国教授表示,AI算子开发是AI计算中的关键环节,对提高模型执行速度至关重要。双方将依托联合实验室,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可重构计算技术在AI领域的应用。
清微智能作为可重构计算(CGRA)领域的领军企业,已量产多款高性能芯片,广泛应用于智能安防、智能制造等领域。此次合作将聚焦深度学习和大模型技术,针对清微智能芯片的物理架构和训练推理框架,开展基础算子研究和开发工作。
智能制造:大数据驱动质量提升
在智能制造领域,天津大学与纬湃科技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探索大数据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纬湃科技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动力总成和电气化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术创新能力。
纬湃科技的主要产品包括48V电气化解决方案、电驱动装置、电子控制装置等,广泛应用于燃油车、混动车和纯电动车。其动力总成解决方案部门专注于智能测量和管理技术,而电气化解决方案部门则致力于开发电驱系统和电力电子技术。
新能源领域:产学研深度融合
在新能源领域,天津大学与创维光伏合作举办“领航者”培训计划,邀请院士专家授课,围绕新能源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这是继2024年1月成立光储+联合研究中心后的又一重要合作。
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成山,以《新型配电系统与微电网》为题,深入阐述了新型配电系统的特点和应用场景。管理创新研究院院长齐二石教授则分享了效率经营与管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人工智能:聚焦前沿技术突破
天津大学还与中科曙光建立联合实验室,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系统开展研究。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聚焦科技前沿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中科曙光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致力于构建性能卓越、效率优异的人工智能产品解决方案。通过与天津大学的合作,将进一步推动科技研发成果的转移转化,助力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发展。
创新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的重要使命
天津大学与企业的系列合作不仅聚焦技术创新,更注重人才培养。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开展培训计划等方式,双方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具有较强的学术实力,ESI排名全球前1‰,获批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将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展望未来:协同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天津大学与企业的系列合作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通过校企联动,双方将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天津市乃至全国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未来,天津大学将继续深化与企业的合作,探索更多元化的合作模式,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以创新性产品赋能一线市场,引领行业发展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