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校园欺凌频发,家长必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校园欺凌频发,家长必读!

引用
中国网
12
来源
1.
http://psy.china.com.cn/2024-04/25/content_42769914.htm
2.
https://www.takungpao.com/news/232108/2024/0323/954890.html
3.
http://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4-03-30/doc-inaqcazr9273733.shtml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TO7V10K0518R5S0.html
5.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752479
6.
https://m.mp.oeeee.com/oe/BAAFRD0000202501271048405.html
7.
http://jyj.jcgov.gov.cn/jydt/jyyw/202403/t20240320_1948985.shtml
8.
https://www.aboluowang.com/tag/%E6%A0%A1%E5%9B%AD%E9%9C%B8%E5%87%8C-1.html
9.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501241047644.html
10.
https://news.un.org/zh/story/2024/11/1133266
11.
https://msguancha.com/a/msrd/2024/0323/23365.html
12.
https://www.csrcxx.com/2952.html

近日,贵阳市实验小学发生的一起校园欺凌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8岁女童在校园内被4名同学殴打、辱骂,甚至被逼下跪。更令人震惊的是,这起事件从3月事发到12月舆情爆发,长达九个月的时间里,家长始终未能完全知晓所有涉事学生的信息。这一案例再次敲响了校园安全的警钟,也引发了家长们对如何有效应对校园欺凌的深深思考。

01

校园欺凌,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普遍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最新调研数据显示,超过一半(53.5%)的学生都曾经历过校园欺凌。这些欺凌行为不仅包括肢体上的暴力,如殴打、推搡,还包括语言侮辱、网络诽谤,甚至社交孤立等精神层面的伤害。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遭受欺凌的孩子选择沉默,超过20%的学生只有在再次遭遇类似事件时才会向老师或家长报告,更有1.9%的学生从未报告

02

欺凌带来的伤害,远不止于皮肉之苦

广州知名心理咨询师周静静指出,校园欺凌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影响深远。无论是肢体上的暴力,还是言语上的侮辱,甚至是社交上的孤立,都会给受害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这些创伤可能导致孩子产生自卑、恐惧、焦虑和抑郁情绪,甚至对社会产生信任危机。

03

识别欺凌迹象,家长需要多留心

校园欺凌往往具有隐蔽性,许多孩子因为害怕、羞耻或担心报复而不愿主动告诉家长。因此,家长需要学会观察以下一些可能的迹象:

  • 突然不愿上学:原本并不排斥学校的孩子突然表现出不愿上学的倾向,可能是学校里出现了一些令孩子烦恼,不愿面对和处理的事情。
  • 无端情绪变化:孩子放学回家闷闷不乐,有厌学的念头,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突然变得阴晴不定,可能是学校有什么事情影响着他。
  • 抱怨有同学针对他:这是孩子寻求帮助的信号。家长可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教孩子试着缓解这种情况,并在一定时间内加以询问,或者把同学请到家里来玩,不经意地聊聊天。
  • 身上出现伤痕:孩子放学回家全身脏兮兮,身上还有伤痕,一看就是打斗造成的,但孩子一口咬定是自己不小心伤到的。千万不能忽视。
  • 行为异常:如果孩子情绪特别不稳定,一点小事就能引起很激烈的反应,如特别粘人、拒绝去学校、非常胆小怕人甚至有自我伤害倾向等,建议家长去学校了解情况。
  • 睡眠出现问题:失眠、噩梦、尿床等问题也是孩子遭受校园欺凌的表现之一。
04

遭遇欺凌,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当发现孩子可能遭受欺凌时,家长需要保持冷静,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

  1. 倾听与共情:首先要做的是倾听孩子的诉说,表达理解和同情,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和被支持。避免责怪孩子,也不要急于给出解决方案,先让孩子的情绪得到释放。

  2. 收集证据:如果可能,收集相关证据,如伤痕照片、聊天记录、视频资料等,这些在后续处理中可能起到关键作用。

  3. 与学校沟通:及时与班主任或学校管理层沟通,详细描述事件经过,提供相关证据。要求学校介入调查,并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孩子免受进一步伤害。

  4.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出现严重的情绪问题,如持续焦虑、抑郁或睡眠障碍,应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5. 教育与预防:在处理当前事件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孩子进行自我保护教育。教导孩子如何识别和避免潜在的危险情况,培养其自尊自信和人际交往能力。

05

预防胜于治疗,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1. 培养自尊自信:鼓励孩子发展个人兴趣和特长,增强自信心。自信的孩子更容易获得同伴的尊重,减少被欺凌的风险。

  2. 建立健康人际关系:教导孩子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如何处理冲突和矛盾。

  3. 提升自我保护能力:让孩子了解什么是欺凌行为,遇到欺凌时应该如何应对。可以进行一些情景模拟训练,帮助孩子在实际情境中更好地保护自己。

  4. 加强家校沟通:定期与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人际关系状况。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反欺凌活动,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校园欺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更要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安全。让我们携手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没有欺凌、充满爱与尊重的成长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