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认罪:737 MAX空难后的法律责任与未来挑战
波音认罪:737 MAX空难后的法律责任与未来挑战
2024年7月7日,美国司法部提交给得克萨斯州联邦法院的文件显示,波音公司已接受司法部此前对其提出的一份认罪协议,承认在2018年和2019年的两起737 MAX空难中密谋欺诈美国联邦航空局(FAA)。这一决定标志着这家航空巨头在历经数年危机后,终于为这两起致命空难承担刑事责任。
空难阴影:从悲剧到诉讼
2018年10月和2019年3月,印度尼西亚狮子航空公司和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航班先后发生空难,总计346人遇难,失事飞机均为波音737 MAX 8型客机。后续的事故调查报告披露,两架飞机失事的原因均与波音737 MAX机型特有的自动防失速软件“机动特性增强系统”(MCAS)的设计缺陷有关。具体来讲,基于单个迎角传感器错误读数,MCAS系统反复下压机头,而飞行员无法手动恢复,最终导致飞机坠毁。
调查发现,波音向FAA故意隐瞒其风险以使该机型获得适航认证,也未就该软件系统加强飞行员培训。波音同系列机型受到停飞处置,直至2020年11月才由FAA解禁。
延期起诉协议:从承诺到违约
2021年1月,美国司法部对波音提起刑事诉讼,并与其达成为期三年的暂缓起诉协议。波音同意支付超过25亿美元的罚款和赔偿,并承诺充分合作,按要求实施合规和改进计划。然而,就在协议到期前两天(1月5日),美国阿拉斯加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 MAX 9型客机在起飞后不久发生事故,机舱侧面一处门塞脱落。调查人员检查后发现,4个本应将门塞固定到位的螺栓缺失。
这一事件引发广泛质疑,美国司法部于2024年5月认定波音违反了延期起诉协议,要求其在6月13日之前回应政府的指控。波音否认违反协议,但最终选择接受认罪协议。
认罪协议:从处罚到监督
根据法庭文件,司法部将要求一家独立监督机构来监督波音未来三年的安全和合规行为,并向法院提交年度报告。波音承诺在三年监督期内不违反任何法律,并在未来三年内投入至少4.55亿美元以加强其安全和合规计划。此外,波音还将面临罚款4.872亿美元,这是法律所允许的最高金额。鉴于波音已经就此事支付了一半金额的罚款,预计波音将支付剩下的2.436亿美元罚款。
反响与争议
这一决定引发各方强烈反响。代表部分受害者家属的克利福德法律事务所(Clifford Law Office)将这份认罪协议称为 “甜心交易” (sweetheart deal)并表示家属对司法部的提议与决定 “非常不满和愤怒”。该律所的创始人兼高级合伙人克利福德(Robert A. Clifford)在声明中称,“过去五年来,越来越多已经呈交的证据表明波音将利润置于安全之上的文化没有改变。这份认罪协议只会纵容这种扭曲的企业宗旨继续发展。”
然而,从市场反应来看,投资者似乎对这一决定表示欢迎。当地时间8日,波音股价收于185.84美元/股(约合1351.3人民币),较前一个交易日上涨0.55%。
未来展望
尽管波音即将留下犯罪记录,但其股价并未受到影响。在业务方面,虽然《联邦采购条例》规定,因欺诈、刑事犯罪及其他不当行为被定罪的承包商可以被取消资格,但外界广泛认为波音不太可能因此失去美国政府这个重要客户。譬如,美国总统专机“空军一号”也由波音生产。波音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国防、太空与安全部门营收为70亿美元,同比增长6.2%。目前还有价值610亿美元的订单在积压中。
同济大学航空与力学学院教授、飞行器工程研究所所长沈海军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两起空难的事故原因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在那放着,没法颠覆这个结论。如果选择抗辩,抗辩周期拉得很长,最终还是这个结果,不如现在就认罪。”他还表示,波音一直希望尽快摆脱之前的丑闻及影响,通过一些新办法来恢复声誉,认罪可以让波音更快地向前看。
这一认罪协议的达成,虽然为波音737 MAX空难事件画上了阶段性句号,但这家百年航空巨头能否真正重塑安全文化,重获公众信任,仍有待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