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3》带火遵义捞沙巷:一条古巷的美食传奇
《舌尖3》带火遵义捞沙巷:一条古巷的美食传奇
2024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将镜头对准了贵州遵义的捞沙巷,这条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老巷子,因为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粉,瞬间火遍全国。
捞沙巷位于遵义会议会址附近,子尹路东侧,南北向长200多米,是一条有着百年历史的古巷。明朝播州时期,这里曾是一条小河沟,周边贫苦居民常在此捞沙、捞煤核补贴家用,久而久之便得名“捞沙巷”。作为遵义老城主要的三街六巷之一,捞沙巷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沧桑变迁。
《舌尖3》的镜头下,捞沙巷的美食文化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遵义羊肉粉。这种看似简单的早餐,却凝聚着遵义人对美食的独到理解。现制的鲜粉在熬制五小时以上的羊汤里稍微烫熟,盖上几片用石头压实后再切片的羊肉,再加一些花椒粉、芫荽、蒜苗,最后浇上一勺红亮的羊汤,撒上一把翠绿的香菜,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粉就完成了。吹开表层的红油,喝一口汤,一股热流游走全身,即使是夏天也让人不舍得放下。
除了羊肉粉,捞沙巷的美食远不止这些。巷子里的贺记汤圆、刘地主蛋包糯米饭、混浆豆花面、雷记炒洋芋等老字号美食,每一家都有其独特的味道和故事。蛋包洋芋是遵义特色小吃,将炒好的洋芋包裹在摊开的鸡蛋里,口感独特;糖麻圆外酥里嫩,甜而不腻;罐罐饭香气扑鼻,每一口都让人回味无穷。
《舌尖3》的播出,让捞沙巷成为了遵义的网红打卡地。红窗瓦顶,古藤攀墙,青石铺地,夜晚灯火璀璨,飘香四溢,人声鼎沸。巷子里的各家店铺生意兴隆,老板们忙得不亦乐乎,但脸上始终挂着热情的笑容。游客们穿梭在巷子里,手里拿着刚出炉的烤串,嘴里咬着热腾腾的蛋包洋芋,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如今的捞沙巷,不仅是遵义的美食地标,更是一扇展示遵义历史文化的窗口。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遵义人对美食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以及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地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味蕾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