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机器人登上2025年春晚舞台!
黑科技机器人登上2025年春晚舞台!
在2025年央视春晚上,一群特殊的“舞者”惊艳了全国观众——杭州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首次登上春晚舞台,与人类舞者共同演绎了创意融合舞蹈《秧Bot》。这场由张艺谋导演的表演,不仅展现了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成就。
传统与科技的碰撞:《秧Bot》创作背后的故事
《秧Bot》节目的创意源自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演绎。导演组希望借助机器人技术,展现传统秧歌的新魅力。据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副教授张鹏介绍,整个创作过程历时3个多月,经历了多轮设计和调整。
“如果说给人编创舞蹈是难度一级,给机器人编创舞蹈就是十级。”张鹏表示,每个动作都需要反复设计,从手部动作到全身扭动,都要通过AI技术精确控制。为了达到最佳效果,编导团队与技术团队密切合作,不断优化机器人的动作表现。
国内首创:能跑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
登上春晚舞台的宇树科技Unitree H1/H1-2机器人,是国内第一台能跑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其技术亮点包括:
- 身高180cm,体重70kg,体型与成年人相近
- 配备3D激光雷达+深度相机,可实时获取高精度空间数据
- 实现了全球最柔顺的行走,能在复杂地形中稳定移动
- 具备原地转体两周、倒立转体三周半等高难度动作能力
在《秧Bot》节目中,这些机器人不仅能够做出复杂的舞蹈动作,还能与人类舞者完美配合。它们穿着红绿相间的大花袄,手持手绢,将传统秧歌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科技赋能文化:创新演绎传统艺术
《秧Bot》的成功,正是科技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的体现。通过机器人技术,传统秧歌获得了全新的表现形式,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创新活力。
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艺术表现上,更展现了中国科技创新的实力。从2021年牛年春晚的四足机器牛“犇犇”,到2025年的人形机器人,宇树科技连续多年登上春晚舞台,见证了中国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
未来展望:机器人表演的新篇章
《秧Bot》节目的成功,预示着机器人表演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的机器人不仅能完成更复杂的动作,还能实现更自然的人机互动,为观众带来更加震撼的视听体验。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机器人都进化到这种程度了?”这种惊叹背后,是对科技进步的期待,也是对传统文化创新演绎的认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科技的助力下,传统文化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为观众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