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国家卫健委:饮食防肾病秘籍
北京协和医院&国家卫健委:饮食防肾病秘籍
北京协和医院专家最新研究显示,通过调整饮食习惯,可以显著降低肾病风险。高钾低钠、多吃蔬菜少吃盐是关键,同时推荐地中海膳食和DASH饮食模式。对于已患慢性肾脏病的人群,则需控制蛋白质摄入量,并限制高钾高磷食物。
健康人群如何通过饮食预防肾病?
高钾低钠,调整饮食结构
《美国肾病协会杂志》相关研究发现,多吃蔬菜、多吃含钾的食物可以减少20%的肾脏病,而多吃钠会增加20%的肾脏病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每日钾摄入量为3500mg,钠摄入量小于2.3g(相当于5g左右的盐)。
“多吃天然食物,少吃加工食物”是高钾低钠膳食的关键。加工食品和烹饪时添加的盐是钠的主要来源,而新鲜蔬菜和水果则富含钾。例如,一个橙子不含钠但含有6mmol的钾,1碗煮熟的豌豆含有0.3mmol钠以及9.8mmol钾。相比之下,两片火腿含有32mmol钠,仅含4mmol钾;1盒方便面含有48mmol钠,仅含1.4mmol钾。
除了香蕉,还有很多食物富含钾,如带皮的土豆、红薯、全谷物、豆类、西红柿、牛油果、果干以及海产品等。调查显示,国人膳食中钾的主要来源是主食,这说明蔬菜、水果的摄入量明显不足。
健康膳食模式,降低肾病风险
2022年发表在《美国肾脏病学会临床杂志》(CJASN)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健康膳食模式可以减少30%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其中,地中海膳食和DASH饮食模式被广泛研究证实对肾脏健康有益。
地中海膳食:以全谷物、蔬菜、水果、豆类、坚果、橄榄油和鱼类为主,适量摄入家禽、鸡蛋、奶酪和酸奶,少吃红肉和甜食。
DASH饮食:强调摄入充足的蔬菜、水果、低脂奶制品,减少红肉、油脂、糖分和盐的摄入,同时增加全谷物、坚果、豆类的摄入量。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饮食管理
蛋白质摄入要限量
对于肾病患者来说,需要减少蛋白质的摄入。低蛋白膳食可以延缓肾脏病的进展。早期推荐每日摄入蛋白质为0.60.8g/kg,对于一个60kg的人来说就是3648g。实际上,这个水平的蛋白质量很少,我们日常吃的食物中,1个鸡蛋(7g)+1杯牛奶(8g)+2两肉(12g)+2个馒头(7g)+些许菜=36g,如果进食更多的肉类很容易就超过推荐量。到了慢性肾脏病的中晚期,会进一步限制蛋白质摄入到0.6g/kg或更低,需要在专科医师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
控制钾和磷的摄入
对于慢性肾脏病晚期的患者来说,还需要限制高钾高磷食物的摄入,才能避免出现高钾血症、高磷血症等并发症。其中,高钾血症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脏问题,慢性肾脏病患者应减少香蕉、橙子、土豆、番茄和菠菜等高钾食物的摄入,建议选择低钾水果和蔬菜,如苹果、葡萄、莓类和黄瓜、卷心菜等;高磷血症会引起骨骼和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建议限制奶制品、坚果、豆类以及一些全谷物食品等高磷食物,可选择如白面包、白米和未强化的谷物等低磷食品 。
国家卫健委权威指南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成人慢性肾脏病食养指南(2024年版)》提出了10条具体建议,包括食物多样、能量充足、蛋白适量等。强调分期选配,CKD 1-2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3-5期实施低蛋白饮食。
慢性肾脏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健康监测,每日自我监测血压、体重、尿量等指标,每周进行饮食记录来监测食物摄入情况。自我管理能力是决定慢性肾脏病患者成功实施肾病膳食的关键因素。患者需要重视、学习慢性肾脏病相关知识和自我管理技能,了解食物中能量、蛋白质、钠、钾、磷、钙含量,学习食物营养成分和营养标签的查询,掌握食物交换表的使用,把自我行为管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管理,不仅能有效预防肾病,还能改善整体健康状况。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的慢性肾脏病专病门诊致力于为慢性肾脏病患者特别是中晚期患者进行一体化治疗,包括膳食的指导,有需要可前往就诊。